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诗言志,史铸诗。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四 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九十九年已然去,游子终回母怀间。五星红旗迎风扬,紫荆花开更娇艳。邓公一语存青史,中华民族庆团圆。

——某网友《贺香港回归》


(1)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此中共开创出一条怎样的武装斗争新路?
(2)导致材料三中“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及意义如何?
(3)材料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4)材料五中“米旗”开始出现在香港与哪次战争有关?“邓公一语”指什么?
2024-02-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2024-01-2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2024-0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朱德曾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首诗纪念的事件(     
A.标志城市包围农村武装道路的确立B.推动了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C.意味着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成立D.印证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初具雏形
2024-01-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神烈峰头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注:孙中山毛润之) 。 ”从诗歌的内容判断, 该诗的创作时间最有可能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3-11-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5年10月,林伯渠作了一首诗来纪念长征胜利:“一年胜利达吴起,陕北风光慰所思。大好河山耐实践,不倦鞍马证心期。”诗中提及的地点“吴起”位于图中的(       
A.②B.①C.③D.④
7 .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的?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二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


材料三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请回答:
(1)根据长征示意图,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2)对材料三中“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思考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哪些长征精神?
2020-09-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诗中所谈到的“革命萌生”而致“到处皆闻殷殷雷”的事件应该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中共一大的召开
C.红军长征革命新局面开始D.国共第一次合作
2020-07-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遵义会议B.中共诞生C.五四运动D.挺进中原
2020-07-02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