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初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大量的新兴商业城市得以建立。这一时期民族商业集团的诞生成为中国商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近代新式商业主要出现在中国沿海一些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的大城市,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批新式大规模百货商店,主要经营工业产品。当时一些工矿企业主认识到商业利润高,开始把部分工业资本投向商业,使得商业资本比例逐渐上升。另外,更有些资本持有者干脆组建商业资本集团,专门从事商业活动。伴随着农产品的商品化,并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农村市镇的商业发展也较为迅速。

——摘编自徐占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原由初探》

材料二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实行关税自主。同年5月设立财政部,明确规定了包括关税在内的一切税务要政统归该部管辖;6月,财政部通令各地造币厂停铸“袁大头”,改铸造孙中山头像银元;10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央银行条例》,为创建国家银行进行具体筹备。1934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正式成立。作为国家银行,南京国民政府赋予了中央银行各种特权,这为它能以政府财务代理人身份对全国金融业务实行垄断提供了条件。在此前后,南京国民政府又分别对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注入官股,进行人事改组,从而控制了这两家中国最大的银行。上述举措使得国民政府得以逐步完成对全国金融的控制,为统一全国金融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傅志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经济改革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初年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
3 . 南京国民政府刚成立时,英人易纨士担任总税务司,唯英国政府命令是从。财政总长宋子文遂于1929年年初将其撤换,任命美人梅乐和为总税务司。同时,国民政府决定一面停招洋员,一面逐渐提高华员之地位,俾训练有成,可以擢升税务司之职。据此可知,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A.缓解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危机B.使中国获取了关税自主的权限
C.迫使列强改变了对华侵略策略D.提升了政府涉外经济管理效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分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关于产品分配,实行圣库制度,“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不久,鉴于粮食供应紧张,在安徽、江西等地重新“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土地思想的核心。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关于民生主义,其原则……是平均地权,即由国家制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以防止‘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具体方法是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分给佃农。1930年,国民政府出台了《土地法》,该法三章七十六条,无一条议及“平均地权”,无一条议及“耕者有其田”。

——摘编自沈昊,姜秀玉《近代以来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三   1947年,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共中央于19479月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条,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第六条,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第十一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通过土改,广大的贫雇农翻身成为自耕农,翻身的农村青年积极参军参战。土地法大纲的贯彻实施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土地制度三次探索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土地制度三次探索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1928-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新设工、矿、交通企业共98家,创办资本额达到约1.26亿元,是同期中国全部企业创办资本的33.2%。加上铁路、公路、水利、通讯、金融、地方建设投资等,1928-1937年国民政府的经济投资总额达到9.16亿元。由此可知(       
A.中国工业体系日趋完备B.抗日战争具备强大物质基础
C.民族经济获得显著发展D.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023-09-29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所示为1926—1927年北伐战争中《良友》画报(左)与《北洋画报》(右)提及次数排名前五的人物(单位:次)。这可用于说明(     

提及人物

出现次数

政治面貌

提及人物

出现次数

政治面貌

蒋介石

54

国民党党员

张学良

89

奉系军阀

孙中山

50

国民党党员

张作霖

43

奉系军阀

冯玉祥

29

国民党党员

蒋介石

35

国民党党员

张作霖

19

奉系军阀

韩麟春

18

奉系军阀

胡汉民

16

国民党党员

孙传芳

18

直系军阀

A.国民革命军一度处于劣势B.媒体焦点折射时局变化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进展D.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2023-08-12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四)
7 . 1927 年 9 月 11 日开始,宁汉双方代表在上海会谈,商讨合并等事宜,会议决定起草统一宣言,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合并,史称“宁汉合流”。20 日,“新政府”在南京宣誓就职,“合流”后的政府依旧称“南京国民政府”,这意味着(     
A.北伐战争已获得成功B.国共关系的正式破裂
C.国民政府身份合法化D.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8 . 民国时期的农产品市场主要还是集镇市场。据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最低也有3倍,平均为7—15倍。这一调查结果( )
A.表明集镇市场具有封闭性B.否定了该作者的看法
C.说明东西部农业发展不平衡D.揭示了军阀割据的现实
2022-09-2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67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市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简单劳动岗位消失,上海失业人口剧增。2001年,上海启动“4050项目”,将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重点帮扶的再就业群体。所有“4050项目”都必须经过社会公开招标,中标者在政府扶持和市场中介监督下实施。政府还鼓励大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由政府给予免费指导、培训和税费减免。五年来,上海创造了职业培训100万人,再就业近百万人的奇迹。

——据宸星《让百万下岗职工走上就业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意义。
2022-08-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8年,国民党的《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期间,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表明(     
A.政党政治在中国实现B.国民党意在实行一党专政
C.国民党执政能力提升D.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