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临时大总统《致各省商民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惟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设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二月十七日,即旧历除夕为结账之期。希即公布,一体遵行。

人民尚崇尚旧新年、不注重新新年者,是尚未能脱离旧观念,未能脱离旧思想者也。新新年为民国的新新年,为共和国家的新年;旧新年为君主时代的新年,为专制国家的新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9年,国民政府训令:从民国十九年一月一日起,凡商家帐目,民间契约,及一切文书簿据等,一律须用国历上之日期,并不得附用阴历,方有法律上之效力。

——摘编自《国民政府公报》

材料三   国家的治国兴衰,原不在乎几时过年,而政府独把提倡新年,禁过旧年,列为要政,官厅防旧历甚于防匪,禁过旧年甚于禁烟,真不知为何如此。

——摘自《大公报》

材料四   民不遵行阳历,即不倾心于民国,民国于十七年又变为党国,于今三年,仍勒令百姓遵行阳历,而民依旧不遵,可见阳历之不适于民意也。

——摘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政府和民众对待改行阳历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述推行阳历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2024-01-2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28年到1934年,国民政府与各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先后四次颁布了进口税则,使平均进口税率由1927年的3.5%,提高到1935年的27.2%。这些举措(     
A.反映了中国完全实现关税自主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D.使关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宣布关税自主;同年5月,设立财政部,明确规定了包括关税在内的一切税务要归该部管辖。这些措施(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B.表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C.扫除了民营经济发展障碍D.使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5年,为推广国货、促进铁路与沿线实业交互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举办了四届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简称铁展会)。铁道部向各铁路部门征集展览货品,进行巡回展览。193310月举行的第二届南京铁展会在第一届上海铁展会的基础上,在选址、交通、展览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尤其是津浦馆装置彩色字图灯片以突显铁路线路,并将各路沿线的美景拍摄成电影,每日开演。此外,关外馆悬挂的日本侵略东三省地图上写着勿忘两字。鉴于前两届的经验,第三、四届铁展会在景观的展示规模和技术上更是倾力谋划。19345月举行的第三届北平铁展会,各场馆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名山大川、石窟碑帖、宫殿建筑等景观。在平汉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副对联:铁展不是赛会,是要请社会人士明了国产品的真像;国内农村破产,我们应该用全副力量来提倡国产品。第四届青岛铁展会创新性设立专业性的电影礼堂,每日下午放映全国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纪录片。

——摘编自闻虹《民国时期的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文化推进》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展会的作用。
2024-01-20更新 | 471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4 主观题汇编 -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为1932—1934年中国的银价、汇率、白银出口和对外贸易情况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份银价
(美元)
汇率
1关两=美元
白银的净出口
(1000关两)
进口净值
(1000关两)
出口净值
(1000关两)
1932年0.2820.3466761049247492641
1933年0.3500.419257863650392701
1934年0.4830.526164780660889343529
A.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的必要性B.官僚资本膨胀影响工业发展
C.法币改革利于抵御外来经济侵略D.白银剧烈贬值制约对外贸易
2024-01-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为1931年、1937年云南农户结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这一时期云南(     
A.农业近代转型加快B.土地改革效果欠佳
C.耕地资源严重匮乏D.农村社会危机加剧
2023-12-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个汉代没有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大规模的体育组织。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游乐体育活动项目多,规模大,不仅宫廷设有蹴鞠,皇帝出行时还要进行“弋猎、射驭、蹴鞠”等体育活动,而且民间出现“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穹闾踏鞠”的景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先秦儒学中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了,使体育带上浓厚的伦理色彩,极大地抑制了中华传统竞技体育类项目的发展。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体育文化或经官方、或经民间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至汉朝。汉匈战争期间,汉军也十分注意吸收游牧民族的骑射长技。晁错曾向汉文帝建议说:“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在汉朝豪强地主庄园中,不但把依附自己的农民变成自己的私家武装,按军队编制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自筑营堑、坞壁,进行武装训练。豪强地主武装和坞壁的普遍发展,促进了各地民间习武活动的发展,为当时民间武艺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动力。

——摘编自钱文军《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材料二   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它的传入主要通过中国自觉与不自觉地向西方学习。严复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效能:自强保种、强健身体,进而富国强民。蔡元培从“保国强种”的角度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然体育思想(把体育看成一种生活,强调个性发展)逐渐取代了军国民体育思想。近代中国的体育思想,就时代而言,民国时期较之清末进步很大,国民政府时期比北洋军阀时期亦有明显进步;就地区而言,先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继而向内地和边远地区发展;就项目而言,由体操到田径、球类等;就部门而言,先军队、教会学校进而普通学校,又由学校而社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任雪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8 .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故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标志着(     
A.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B.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C.抗日战争彻底失败D.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继承明朝制度,邮驿组织是政府专用的通信机构,只传官书不传民信、普通民众传书递信的需求,只能通过民间的同乡、信客、会馆等方式来满足,这些方式无系统的带寄时间与组织,难以形成持续安全的递信体系。目前所知最早的负责民间书信传递的专门组织系嘉、道年间在东南沿海首先开设的民信局,后逐渐向内陆扩展。道光二年(1822年)汉口胡万昌民信局在重庆开设分局,此后重庆的民信局迅速发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866年创办于蔡江东溪镇的“麻乡约民信局”。此时大部分信局仍以带运货物与汇兑银钱为主,同时在运送过程中带运信件,实现其寄书通邮之功能。各信局均有自身服务之区域,逾出此区者,则与他信局交换递送,以确保其作为商业组织的最大利润。

一一摘编自刘广生《中国古代邮驿史》等

材料二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

事件

1842

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称为“客邮”。它们实行本国邮政章程,粘贴本国邮票。不仅收寄中外间的邮件,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

由海关试办邮政,称寄信局。在各口岸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与民信局展开竞争。开始使用印有云龙图案的邮票,时称大龙邮票。

1897

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以北京总税务司署为邮政管理机关。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

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路。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江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分散经营的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日渐萎缩。

1913-1914

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1928

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缔全国民信局;全国邮政事务由南京邮攻总局管理。

1935

重庆“麻乡约”民信局完全停业。民间通信任务从此全部由邮政局承担。

一一摘编自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前期邮驿事业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至民国邮政事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1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初,三类城市产业工人占比(左)和现代工业产值占比(右)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注:1代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六大沿海通商口岸,2代表南京、汉口、重庆三大沿江通商口岸,3 代表其他城市。
A.列强经济侵略开始向内地渗透B.国内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C.中国的工人运动总体规模不大D.内地机器制造业进步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