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值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入侵,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时北方军民粮食短缺的现状,使得荣氏兄弟嗅到了面粉的商机。况且此时清政府卖国求荣,与外国签订的通商条约中规定面粉进口不征关税。于是两兄弟从面粉行业开始迈上了他们实业救国的第一步……在面粉厂生意风生水起的过程中,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新的商机:包装面粉需要布袋,制作布袋需用布匹,布匹则依赖纱厂供应,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给自足。于是两兄弟于1905年在无锡建成振新纱厂。一战期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急速扩张,尽管内部也潜伏着危机,但总的来说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这既得益于“天时和地利”——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更有赖于人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二人的团结奋斗。

——摘编自魏鼎《荣氏兄弟创业史及其经营思想浅析》

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完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娃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材料摘编自《蚌埠市志》

材料三   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400架减少到18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000家。随着恐慌在19331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

——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家族企业在20世纪初期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曾三次公布《进口税则》,确定海关税率,见下表。

时间

税率

1928

分为7级:7.5%10%12.5%15%17.5%22.5%27.5%

1930

分为12级:5%7.5%10%12.5%15%17.5%20%25%30%35%40%50%

1933

分为14级:5%7.5%10%12.5%15%17.5%20%25%30%40%50%60%70%80%
海关进口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深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国政府真正实现关税自主D.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统制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制定了《三年国防计划》,并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此可知《三年国防计划》(     
A.采用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B.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C.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D.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7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在上海举行商谈会,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作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随后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正式合并。这一“改组”标志着(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B.国民革命的完全失败
C.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D.全国统一的基本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蒋介石电函行政院“从重从速征收洋米进口税”,在中央统一开征前,广东、福建却率先征收并纳入地方财政,直至1936年才改由中央统一征收。这主要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独立自主B.进口税在税源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C.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争夺税源D.沿海省份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陆续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青海等省区开办了21个国有重工业厂矿。同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粤汉铁路(其中武汉到长沙段为国有)实现了全线通车。国民政府的这些做法
A.实现了国家经济重心西移B.属于抵御侵略的战略布局
C.旨在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D.打破了列强对技术的垄断
2022-03-15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部分学术观点

角度内容
资本主义发展动力和环境中国经济的艰难“惊异到了可怕的程度”,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来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断生力量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突破,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冲击。中华民族的经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虽然近代中国确实是历经苦难,危机四伏,但不一定是这个社会的沉沧,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也有发展进步。
贵本主义发展和不发展的争论中国民族资本主又不仅应该包括外国资本,还要把过去被开除的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国家资本,都包括到中国资本主义之中,它们同属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明确表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要全面估计中国资本主又化程度,还应该包括官僚和买办资本,在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适应三个方面。

——整理自徐建生《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讨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一条或者多条信息,提出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需有史实依据。)
8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探采;如无自行探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这一规定
A.表达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D.致力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021-04-21更新 | 94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游日记》中记载“汾平两郡(汾州府和平阳府),多以贸易为生。利之十倍者,无如放官债,富人携资入都,开设账局。”咸丰三年(1853年)王侍郎奏:“闻账局自来借贷,多以一年为期。五六月间,各路货物到京,借者尤多。每逢到期,将本利全数措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账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银持归,每年如此。”

——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1609年正式开始营业。这家银行接受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它还有权兑换货币、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铸造法定货币等。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尽管类似的银行迅速在汉堡、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具有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28886000弗罗林。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券,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79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到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相对完善,出现了除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储蓄会、保险公司、钱庄银号、典当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且资产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82.06亿元。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账局和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10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1927—1937年的中国历史有如下总结:“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叱咤而处死刑,此时此刻公私权利是否存在?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所以,历史学家至此已别无他法,只有如蒋廷黻之相信中国无从避免独裁。蒋介石之作为可以在将来诱导出来一个民主体制,此刻却不能立即成为民主。”对此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践踏民主体制,是历史的反动
B.蒋介石专制独裁错过了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机遇
C.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
D.在当时民主和专制独裁斗争激烈
2020-11-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补习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