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分子的家国梦

材料一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发出征稿信:“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好梦”。众多文化精英表达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

○中国自五四运动后,全国苏醒了些, ……未来的中国,或者经过一番苦难危险,执东方的牛耳,为世界的新兴国,那时无论海内外的同胞都得享受平等的幸福,同时替世界弱小民族求解放。

——兆楚英(教育家)

○自从世界恐慌日趋严重 ……使中国民族明白地见到,非革命无以图存。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张。革命成功的日子,就是全世界弱小民族解放和帝国主义整个崩溃的日子。

——章乃器(经济学家)

○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

——彭芳草(杂志撰述员)

○世界第二次大战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大战 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一致。

——徐伯璞(山东正谊中学教员)

材料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 1936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拟订《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拟将铁路统归最高统帅部直辖,并在汉口、徐州、南京等重要交通站点设立兵站,储备军粮、军事物资。该计划
A.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水平B.反映了对日持久作战的意图
C.意在全力“围剿”红军D.削弱了各地军阀的军事实力
4 . “十四年抗战”逐渐成为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下列史料,最能印证它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长春活埋了200多人
B.1931年到1935年,我军在东北共伤亡169660人
C.1933年到1937年,中国完成了沿海要塞区的建设
D.中国迫使美英在1943年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