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6 道试题
1 . 在13世纪,伴随着蒙古西征,沉寂了数百年的从意大利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重新变得畅通且安全。此后,西欧国王、教会为了商税利益纷纷支持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并且为迁入城市的新市民提供庇护。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A.给欧洲等地带来了灾难B.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
C.迫使西欧加强海上探险D.加速了西欧社会变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张良建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他们还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诸侯有变,则可具百万之众,顺流而下,平定叛乱;即使不能平定叛乱,还可固守关中。后刘邦采纳娄敬、张良之策,从洛阳迁都关中。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

(1)结合西汉初期的状况,指出汉高祖定都长安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时期“关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 . 下面是四幅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这反映了(     

   
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希腊巴赛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

   
中国平遥古城

   
墨西哥玛雅奇琴伊察羽蛇神金字塔

A.古代文化的宗教性B.中外文化的互补性
C.地域文化的继承性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24-05-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二、三千纪发生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民族大迁徙(如图),对其历史意义认识最恰当的是(     

A.亚欧文化格局改变B.文明因交流而趋同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文明因互鉴而进步
2024-05-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此可知其时代特征是(     

A.百家争鸣,文化繁荣B.兼并战争,华夏认同
C.土地私有,小农产生D.匈奴南侵,县制普及
6 .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部分节度使已有抗旨的倾向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2024-05-02更新 | 9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黄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6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信息。据此推断,当时(     
时间沉船之地国籍与船名
1544年南非海岸葡萄牙圣班多号
1576年今美国南加州海岸西班牙圣菲利普号
1588年爱尔兰水城西班牙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A.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已形成B.西班牙逐渐获得了贸易优势
C.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D.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
2024-04-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人类产生,便有了文化。不同地域上生存的人类相互有了接触,便有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们通过欣赏、学习、吸纳不同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成熟。本课程着重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方式、途径和载体,展现中外历史上重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成就交流传播的过程,以及对不同文化发展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敦煌莫高窟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024-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西域与中原联系密切,下表是有关唐朝西北地区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名称内容介绍或节选
《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家住长安的胡商曹禄山,向西州都督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申诉,称汉商李绍谨借(曹禄山)兄长丝绸后私往西域经商,其后兄长失踪。李绍谨应归还所借财物给曹禄山。西州都督府交下属高昌县审理,判李绍谨归还本息。
《唐贞观二十二年洛州河南县桓德琮典舍契》洛阳坊民张元隆(西域高昌商人)和桓德琮围绕房产质押后未及时偿还债务所产生的纠纷,经坊正调解,限期还钱,重订了这份契约。
回鹘铜钱在北庭古城发现,圆形方孔,背面胡文,正面汉字“日月光金”,判断与摩尼教有密切联系。
概括材料中介绍西域与中原联系密切的角度,并予以说明。
2024-04-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到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表所示,这一变化表明(     
时期内涵
嘉庆、道光中国近海
同治、光绪欧美等外国
A.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B.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
C.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D.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
2024-04-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