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5年,蒋介石在一次讲演中说:“四川远处西陲,形势天成,估计当时敌人的实力,决不能深入到四川来……因此本人仍认为四川为抗战唯一的根据地。”1936年,蒋介石将“四川作为总根据地”的构想,正式以公文的形式写进了《国防计划大纲草案》。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       
A.旨在防止中共经略四川B.开始重视四川地区
C.尚未实现对四川的管理D.具有持久抗战意识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二)·新教材·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2024-06-10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33年,上海《申报》创办了《国货周刊》,所示为其刊登的部分典型广告。

品类

概况

胶鞋

买某某胶鞋不仅足以抵抗寒冬雨雪,还可尽到国民御侮抗暴之天职,“提倡国货与前线抗敌,是为两重抵抗”

香烟

蔡廷锴(1932年领导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日)牌香烟、马占山(1932年在黑龙江率军抗日)将军牌香烟
“旅行时与情侣吸金鼠牌,忽生爱国之思”

牙刷

“雪国耻要一心团结,刷牙齿要一心牙刷”

纺织品

“多用一分国货,保留国家一分元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周刊》”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达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7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3年、聂耳在上海结识卖报女孩“小毛头”,对卖报儿童悲惨生活感同身受,创作《卖报歌》:“……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1934年,《卖报歌》在《扬子江暴风雨》公演中演唱,后广为传唱。这表明,《卖报歌》(     
A.进一步推动了抗救国运动B.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教化育人功能
C.反映了上海人民生活的艰辛D.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抗争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3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之,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共两党的合作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有条件的合作。它的破裂是诸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它与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从土地问题这一角度来看,两党指导思想不同是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两党不能求同存异,照顾合作的性质和要求是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而两党土地问题上的分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则是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

——摘编自吴九占、孟凤英《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材料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共产国际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力倡中国共产党放弃苏维埃旗帜,转而举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产国际时时提醒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惜代价维护这个统一战线不致破裂,这些指示和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保持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摘编自徐玉凤《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维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以及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2024-05-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三)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7 . 教育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

年份教育方针
1934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1937洛川会议提出:“实行……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
195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道:“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材料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0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材料一中三条教育方针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在1957年和1990年制定的教育方针的关系,并简述1990年教育方针的意义。
2024-05-15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5年12月,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提出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有利于(     
A.促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D.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
2024-05-14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5年12月,某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中国人的惟一出路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该会议(     
A.促使了革命重心的转移B.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使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2024-05-1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     
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广泛拥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
C.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D.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024-05-14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