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为了维护中苏之间的西北国际运输通道,1939年5月12日,新疆省政府提出“完成全省公路建设,巩固国防后方”的口号,开展“筑路即是抗战”的文化宣传。新疆的抗战动员(     
A.确保了中国抗战取得最终胜利B.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使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广泛关注D.唤起民众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2024-05-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5日颁布法律规定,自次日起,限制提存,不分国内国外,一律限制资金的转移。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A.一定时期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为抗战胜利奠定扎实物质基础D.助推了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
2024-05-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5年12月15日,傅斯年发表《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文,指出:“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的文化,行同一伦理,俨然是一个家族……我们老百姓的第一愿望是统一,第一要求是统一,最大的恐惧是不统一,最大的怨恨是对于破坏统一者。”文章旨在(     
A.揭露日本扩大侵华的阴谋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要求政府收回东北的主权D.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24-05-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申报》于1925年5月创设读者通讯专栏,是民营各报中较早设立这一栏目的大报,早期其内容集中于求学、职业、婚姻三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读者来信显得异常积极踊跃,而且内容绝大多数与抗日救国相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爱国救国的民意空前高涨B.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向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D.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
2024-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记载,某日上午11时许,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三万余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场旗帜飘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保卫华北!”“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该史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华北自治运动D.五卅运动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毛泽东军事思想】

材料一   进攻与防御是达成战争的军事目的的两种基本手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由于缺少战略进攻的条件,必须选择积极防御开展战役、战术上的进攻并适时将战略防御转变成战略进攻。由于敌我强弱对比的巨大悬殊,立足弱势、以劣势准备战胜强大敌人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了持久消耗,并配合以战役上的速决歼灭。

事实上,毛泽东一直认为,速决战、歼灭战是战争的上策,也是应该努力争取的作战方法,但必须依据客观条件来确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战略上持久消耗的必要性,把通过积极防御实现持久消耗作为基本的战略方针。把战略上的持久消耗与战役中的速决歼灭辩证统一起来,才能与速胜论的主观主义和失败论的悲观主义区别开来。

——摘自刘林元《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38年毛泽东主张持久战的合理性。
(2)以解放战争为例,指出解放军“适时将战略防御转变成战略进攻”的标志,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转变的条件。
2024-04-3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记忆中的西北地区】

材料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

1932年9月,良友全国摄影团从上海出发,在七个半月走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共16省,行程共五万余里,采摄照片万余幅。由此形成的系列报道“全国猎影记"中的“西北印象”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西北在“全国猎影记”中留下了“尚未开垦之富源”的印象,说明“中国并非真的穷,不过偶然拿着钥匙挨饿罢了”。

1935年,开辟了“良友读者旅行列车”,除摄影记者自行前往采访外,还可以由读者投稿。其中有大量篇幅介绍西北的河套、蒙古、青海,以及西南的康藏地区,展示了西部边疆地区土地广大、物产丰富、风俗特异、民风淳朴以及周边列强对西北、西南的觊觎。同时还记录上述地区大量的特色风景和文物古迹。

1936年至1937年,推出了“西游记”十篇。专栏作者庄学本,此行是护送班禅大师返回西藏,并且沿途考察西北与黔藏等省的社会、语言、物种等,行程路线为由首都南京出发,经西安、潼关、陕西、甘肃、青海入藏,行程万里。专栏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描绘和保卫国族的暗示。

——摘编自王若梅《(良友画报)关于西北地区的论述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楚,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如果国民党能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确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意实行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将工农政府和红军改名、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等保证。2月22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闭幕,郑重宣布“对外为领土主权之维护,对内为和平统一之进行”。这(     
A.助推了国内时局的进一步扭转B.体现了中共应对全面抗战的诚意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说明国民党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中表示,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开赴抗日前线。这一举措表明,当时(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B.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
C.中国共产党暂时放弃革命领导权D.国民党彻底放弃“剿共”政策
2024-02-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人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陕北公学的创办(     
A.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B.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填补了高等教育的空白
2024-02-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