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3年、聂耳在上海结识卖报女孩“小毛头”,对卖报儿童悲惨生活感同身受,创作《卖报歌》:“……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1934年,《卖报歌》在《扬子江暴风雨》公演中演唱,后广为传唱。这表明,《卖报歌》(     
A.进一步推动了抗救国运动B.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教化育人功能
C.反映了上海人民生活的艰辛D.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抗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此现象(     
A.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工业建设B.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C.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4-05-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申报》刊登的新闻简讯。据此可知,当时(     
蒋委员长昨安返洛阳
前线各军已奉令休战停止前进
洛阳蒋委员长夫妇偕宋子文等乘巨型机由西安起飞,今日下午五时三刻降落洛阳机场。蒋衣黑呢大老,笑容可戛,精神极健旺。下机后,频与欢迎人员领首,旋偕宋等同车赴军校官邸休息。(二十五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发急电)
A.中共正式提出了逼蒋抗日方针B.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C.上海新闻界为开辟正面战场制造舆论D.共产国际推动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5年,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胁迫南京国民政府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其达成的协议,即“何梅协定”。日本希望能够借此将河北、察哈尔、北京、天津等地通过“自治”而从中国分离出去。据此可知(     
A.国民党放弃了全面抗战政策B.抗日救亡运动遭到挫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D.日本加紧了侵华的步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末年,陈郡谢氏家族南渡。谢鲲墓志于1964年出土于南京,其文如下:

“晋故豫章内史,陈【国】阳夏,谢鲲幼舆,以泰宁元年十一月廿【八】亡,假葬(暂时浅埋)建康县石子罡,在阳大家墓东北【四】丈。妻中山刘氏,息尚仁祖,女真石。弟褒幼儒,弟广幼临,旧墓在荥阳(谢氏家族墓原在河南荥阳)。”

材料二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1946年冯友兰·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谢氏家族“南渡”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谢鲲墓志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四次之南渡”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6年1月,中共中央给各级党部的指示信中指出:“好些口号在今天是不能适用的了,如‘打发财人’‘进攻富农、反对富农’‘没收富农土地及剩余农具’等等。有些错误的口号是要 根本纠正的,如‘杀尽地主富农’(有些同志是这样说的)‘杀尽反革命,杀尽保甲团'等等"。 中共中央作出上述指示意在(     
A.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贯彻三三制的原则
C.转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D.走和平建国的道路
2024-04-24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北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30年代,日本持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和惨案。其中,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继而占领东三省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皖南事变
2024-04-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通常要从史料来源、数量、类型、多个史料能否互证等角度思考史料的可信度。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狂热右翼分子——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以未公开且被其修改九百多处的《松井日记》为主要依据,于1985年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妄称:“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认为日军军规严格,“军纪严明”,因此“不会发生大屠杀”。

——摘编自李松林《日本学者田中正明篡改松井石根的〈战中日记〉》等

材料二   近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包括:大屠杀期间负责指挥处理中国人尸体的日军中佐大田寿男在战后的口供称,“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描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多国人士目睹日军暴行,记载长达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的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等。这些独立来源的历史档案都表明“南京大屠杀”这一悲剧的历史真实性。

——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1)材料一中田中正明的观点受到广泛质疑,请尝试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批驳其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历史档案”的可信度,并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1931一193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名称变迁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1931年反帝统一战线反日为主,同时警惕英、法等国与日本协同侵略中国
1933年反帝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反帝同时反蒋
193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联合抗战
A.注重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国情相结合
C.理论变迁主要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D.已经从幼稚阶段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
2024-03-27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煤矿业中的巨擘,前身为1878年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矿务局”,为当时所办新式煤矿中成功之代表,但不幸于1900年庚子国变时落入英商之手成为英资煤矿。滦州煤矿为1907年招集民族资本创办,原为试图收回开平而设,但终于在与开平的竞争中失利,为开平所并。1912年二矿实行名义上的联合,称“开滦矿务总局”,实际为英商掌控;1934年进一步合并,正式成为合资煤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被日本夺去。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交还英商经营。

——摘编自云妍《近代开滦煤矿产出的“Solow余值”分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析开滦煤矿的产量趋势。(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