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     
A.深化了对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
C.标志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D.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
2 .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主席赖尔乐呼吁中日采取措施防止局势恶化,日本遂抛出了中日关系“基本纲”,提出中日达成协议后,日本才会撤兵。其第五条要求中国“尊重条约上所规定日本在满洲之一切权益”。据此可知
A.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B.国际压力没有改变日本侵华目标
C.欧美列强要中国实行不抵抗政策D.国联决议促使中日之间达成协议
2021-03-15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3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019-02-26更新 | 369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A)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国民党着重于结合国内外各种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随着北伐的推进。“革命外交”付诸实践。国民政府收回了海关附加税权力,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又迫使列强接受对关税主权的谈判。国共关系破裂后,蒋介石认为苏联处于列强的包围和敌对状态中,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强制收回中东路发动战争,因此,力促东北地方当局“收回中东路主权”。1929年7月,张学良派军队占领中东铁路,并将苏联在沿线地区的一些机构查封。

对此英美等国表示难以接受。法国驻美大使也认为,中东铁路是苏俄的产业。日本一直将满蒙视为其核心利益,建议各国:反对中国单方面废止条约权利。在国际舆论一边倒的支持下,苏联态度非常强硬。8月下旬,苏中两国在中国东北境内爆发武装冲突,中方一败涂地。国民政府不得不表示,中东路的局面按苏联的要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状态。

中东路事件后,列强共同抵制了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要求。“革命外交”陷入停顿状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日军“保护日本合法权益”为借口出兵时,美英各国同时表示了对日本的同情,他们均认为这是又一起中东路事件,又是国民政府试图挑起事端,单方面废除条约规定的日本在东北的权利的“革命外交”。

——摘编自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4-1931年间,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日本对待南京政府“革命外交”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并简析其原因。
2018-05-01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