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部分研究资料

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美国,1971
安东尼·库根:《中国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起源》,英国,1994
埃里克·洛马克斯:《铁路工人:一名战俘对战争的描述,残暴与宽恕》,英国,1995
斯蒂芬·麦金农:《武汉1938: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美国,1996
莱曼·范斯莱克:《百团大战:中日战争期间的协调与控制》,英国,1996
玛莎·斯茉莉:《美国传教士对南京大屠杀的见证,19371938》,1997年第9
圣保罗·卡特:《二次革命:陕北农村改造和合作化运动(19341945)》,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7
黛安娜·拉里:《保卫中国:徐州会战》,加拿大,2000
大卫·古德曼:《革命妇女与革命中的妇女: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妇女,19371945》,澳大利亚,2000
何铭生:《上海1937:长江上的斯大林格勒》,法国,2013
穆尔:《记录战争:士兵笔下的日本帝国》,英国,2013
罗纳德·斯佩克:《世界史语境中的中日战争》,美国,2013
拉纳·米特:《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英国,2013


(1)依据材料研究视角的不同,按照序号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依据上述材料的分类,任选一个视角,确定探究主题,并说明选题意义。
(3)就上述部分书目名称存在的不妥之处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22-10-13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邹韬奋、梁漱溟等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尚在香港,处境危险。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广东党组织迅速开展“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成功营救大批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至祖国大后方。此举(     
A.促进了敌后根据地的发展B.团结了一切力量共同抗日
C.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D.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不平衡
2022-09-30更新 | 60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五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3 . 下面是一位中国画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扶轮日报》上发表的漫画。该漫画旨在(     
A.讽刺日本对其侵略行径的美化B.沉重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C.揭露国统区内推行的奴化教育D.激发国人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
2022-09-26更新 | 323次组卷 | 8卷引用:热点08《流浪地球2》爆火,北美排片却遇阻——文化交锋-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蒋抗日”再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与红军建立了合作关系;次年9月,蒋介石提出团结御侮的必要。由此可见,当时(     
A.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发生了根本转变B.国共两党间的政治分歧得以消弭
C.民族危机加剧促使国共关系的改变D.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5 . 饮酒一直以来是贵州地区的传统习俗,当地政府也给予酿酒业极大支持。“七七事变”后,贵州省政府却下令全省人民减少饮酒甚至限制酿酒业的发展,并出台法律对违反者严重处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B.官僚资本的恶意膨胀
C.滥发法币导致物价的飞涨D.国家战略储备的需要
2022-09-23更新 | 454次组卷 | 8卷引用:选择题专练第30题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备战高考历史按题号专项限时强化训练(全国卷·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022-07-14更新 | 568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如图所示,《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刊行时,以“新年特大号”为题,以丰子恺的画作(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版图部分的污垢)为封面。这寓意
A.继续开展新文化运动B.国民大革命即将席卷全国
C.期盼国人能洗雪国耻D.用思想启蒙呼应全面抗战
2022-06-28更新 | 64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可能参加抗日。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报告发表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C.推动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D.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022-06-02更新 | 50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9 . 如表中的历史事件表明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士兵劳苦民众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宣战。
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
A.国共合作抗日需要民众的支持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以民族解放为己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22-05-31更新 | 51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1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政治:革命的征程(1931-1949)(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10 . 近代上海某报纸曾刊载文章《纪苏州一车夫》,文中写道:“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依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盲目排外情绪高涨D.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