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

编号名称时间内容
A西安事变历史资料   汇编2017收集整理西安事变时期各界的电文、评论、报道、告书等
B影视作品《西安事变》1981以西安事变为题材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2020详细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发展的三个时期。
D《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2018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材料二

19361215《泰晤士报》评论记者弗拉塞尔(Fraser)谴责张学良发动兵变是出于“个人的野心”,是为了获得“争取较好条件的希望”。
19361219《朝日新闻》社论日本陆军当局一面表示满腔的同情,同时警告邻邦一部分军阀,切勿被弄于赤祸的魔手。而宜立脚于与邻邦协和亲善的大精神上…这可以说完全表现了日本的对华希望。
19361214苏联官方报纸《消息报》无论它(指西安事变及其发动者)打出什么旗号,提出什么主张来伪装自己,它代表着一种危险。人民统一战线…不应被看作反对南京的阵线,而应当是与南京团结的阵线。

——摘编自《西安事变历史资料汇编》


(1)材料一是西安事变时收集到的四则史料。按照研究价值的高低,将四种史料的编号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2)材料二是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外媒体对于事变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外媒体对于西安事变的态度。
2021-12-08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过关测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拉贝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1908年,拉贝从德国启程到达北京,并于1910年在北京结婚。1911年,拉贝应聘到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做会计兼文书,1931年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开始书写日记。以下是拉贝日记的节选:

1937年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937年12月22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贝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1-12-06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过关测试】
3 .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12月侵华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节选)

目黑福治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1217日晴南京城外
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1218日晴
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
远藤高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少尉1217日晴
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
1218
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30分,为了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请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类型,并提取材料主要信息,说明材料的史料价值。
2021-11-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提分小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材料二   或者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是国际和平阵线,全国人民,全国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所竭诚拥护并要使之实现的。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


(1)说明材料一对研究西安事变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1-17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复习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能力提升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经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塑造,岳飞的形象从古代的抗金名将、晚清的民族主义者、民国前期爱国忠孝的国家英雄,转变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塑造旨在(     
A.最大限度追求历史的真实B.激发国人的民族抗争意识
C.加强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D.迎合民众的价值文化追求
7 .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各方面态度
12月13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
12月13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12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
12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
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8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9 . 1933年,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中出现以下作文题目。由此可知
大学题目
国立中山大学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
国立浙江大学救济农村之我见大学生的责任科学的价值
燕京大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试阐其旨以抒所感关于抗日运动之意见(或草拟整个抗日计划或批评国内的抗日运动)
齐鲁大学语谓“多难兴邦”,试申其说
厦门大学和平与战争

A.知识分子认同国民政府对外政策B.儒家学说已经在大学被彻底舍弃
C.文学革命未广泛实行于教育领域D.大学注重考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0 .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2016-11-27更新 | 27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综合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