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2019-01-30更新 | 6811次组卷 | 94卷引用:四川省蓬安县杨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之后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不断策划占领东北。由此可知(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经济危机促使日本侵华
C.中国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机会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这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
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2-11-17更新 | 86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市洪山中学2019年春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检测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63次组卷 | 53卷引用:四川南充市九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019-01-30更新 | 2688次组卷 | 5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抗战爆发后,中国高校自1937年—1939年内迁简表,据此可知,抗战期间高校内迁(     
内迁概况补充说明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后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至次年8月, 108所高校中有25所因战争不得不暂行停顿,37所被迫迁移后方,15所勉力支持却屡遭轰炸
北平师范大学先迁西安,再迁陕西城固,三迁兰州
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到西北
A.奠定了抗战胜利物质基础B.体现了政府持久抗战意图
C.促进了西部教育均衡发展D.推动了先进科技文化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2022-11-03更新 | 478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西充县义兴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9 . 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立即停止内战!”口号。该运动的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0 . 1927年10月,中共发文纪念辛亥革命,批判国民党“自绝于工农民众,自绝于辛亥革命的事业”。1937年10月,中共在纪念辛亥革命的文章中,呼吁“党无分派系、地无分东西”“对外抗战、对内民主”。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国民党立场发生转变
C.国共矛盾的彻底消除D.民主革命任务在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