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缅甸战役是中、美、英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后的第一场共同军事行动。早在1939年春,国民政府就向英国提出了进行军事合作的建议,但直到1941年英国才邀请中国共商保卫缅甸的军事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两国代表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22月,“中缅印军事考察团”编成《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制定了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然而,在军事指挥权的问题上,蒋介石极力反对由英国人指挥中国远征军,在作战战略上,虽然当时英国已经将战略重心由新加坡转移到了缅甸,但是英国最终的着眼点却还在印度,这些严重的分歧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

——摘编自方伟《试论中美英三国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的合作与分歧》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入缅作战前国民政府为争取中英军事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中英分歧导致的结果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数字也可以述说鲜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读图1、图2及相关注解。

19977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每年8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如下图1

——《光明日报》

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为什么高1.842米?根据图5相关信息说明为什么要把宪法日定为12月4日?

材料二   3是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



(2)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写出该决议的内容及其通过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   有人把祖国的统一简洁地概括为一二三(即:一国两制;花开两朵;三缺一。如图4



(3)观察图4中的三张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洁地写出三张图片之间的关系。
(4)关于抗日战争,有“14年抗战”说,也有“8年抗战”说。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试结合相关史实分别对这两种说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4-03-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代表出生年份革命活动及其特征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1885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行动的少年:聂耳1912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加剧,而社会上流行“桃花江”“毛毛币”“妹妹我爱你”等“靡靡之音”。聂耳、田汉决定创作一首战歌。1935年,他们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邹容和聂耳的相似历史贡献及体现的时代主题。
2021-01-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