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

材料二   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原因。
2021-12-2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

编号名称时间内容
A西安事变历史资料   汇编2017收集整理西安事变时期各界的电文、评论、报道、告书等
B影视作品《西安事变》1981以西安事变为题材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2020详细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发展的三个时期。
D《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2018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材料二

19361215《泰晤士报》评论记者弗拉塞尔(Fraser)谴责张学良发动兵变是出于“个人的野心”,是为了获得“争取较好条件的希望”。
19361219《朝日新闻》社论日本陆军当局一面表示满腔的同情,同时警告邻邦一部分军阀,切勿被弄于赤祸的魔手。而宜立脚于与邻邦协和亲善的大精神上…这可以说完全表现了日本的对华希望。
19361214苏联官方报纸《消息报》无论它(指西安事变及其发动者)打出什么旗号,提出什么主张来伪装自己,它代表着一种危险。人民统一战线…不应被看作反对南京的阵线,而应当是与南京团结的阵线。

——摘编自《西安事变历史资料汇编》


(1)材料一是西安事变时收集到的四则史料。按照研究价值的高低,将四种史料的编号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2)材料二是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外媒体对于事变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外媒体对于西安事变的态度。
2021-12-08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过关测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拉贝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1908年,拉贝从德国启程到达北京,并于1910年在北京结婚。1911年,拉贝应聘到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做会计兼文书,1931年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开始书写日记。以下是拉贝日记的节选:

1937年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937年12月22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938年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贝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1-12-06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12月侵华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节选)

目黑福治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1217日晴南京城外
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1218日晴
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
远藤高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少尉1217日晴
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
1218
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30分,为了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请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类型,并提取材料主要信息,说明材料的史料价值。
2021-11-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提分小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参照下图,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并分析其侵略目的。

(2)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并说明其形成的意义。
2021-11-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20世纪80年代撰文指出:“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还是日本法西斯确实犯下的滔天罪行?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田中正明以未公开的《松井日记》和200人以上的“证词”为依据,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文。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化战争,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原日军中佐太田寿男所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日本也发现了参与血洗南京的第十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的阵中日记,其中叙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二   自那以后直到现在,在差不多十年时间中,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又不断被发现,其中主要的有: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波茨坦分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其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包括当时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西门子洋行经理、英国记者、美国牧师目睹的日军暴行,共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马吉牧师避开日军耳目摄制的日军暴行记录片。这部记录片长达半个多小时,为迄今保存的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原始动态画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材料三   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这一估计并不夸大其词,而是可以通过埋尸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加以证实的。

——摘编自《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1)材料一出现的两类史料哪一种更具有说服力?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史料有哪些类型?依据这些史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3)把材料三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对证明南京大屠杀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史料,说明在史料运用时要坚持哪些原则。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19458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1025日台湾光复。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材料一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罄竹难书,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举两例)
(3)对于日军侵略,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殊死抵抗。请写出2个重大战事的名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个)。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全面吗?试简要分析。
8 . 看图释史

14年抗战期间,日本法西斯犯下了累累罪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看一看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侵略罪行。
(2)想一想自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设立这一公祭日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021-10-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9 . 专题导读

长城始筑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既是抵御游收民族南下的屏障,也是联通边疆各族往来的通道。而今,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智慧勤奋的精神象征著称于世。

秦朝长城示意图明朝长城示意图




(1)看一看观察地图,秦朝、明朝的长城分别修筑于两朝疆域的哪一方位?为何目的而修筑?
(2)想一想结合材料,你认为长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议一议在抗战期间创作、传唱至今并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喻指什么?反映了长城在现代中国人心中怎样的形象?
2021-10-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专题探究1长城史话
10 . 日记,记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在各种历史文献中有其特殊价值。并且日记系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的记述,较其他史料更为真实,且由于当日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而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下面日记一、日记二、日记三是摘选自蒋介石在解放战争前后(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的日记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记一

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没)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

——蒋介石日记

日记二

余(对中共)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

——蒋介石日记

日记三

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

——蒋介石日记


分别提取日记一、日记二、日记三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4-27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五大素养专项训练-专题02时空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