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2022-11-03更新 | 48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启蒙运动,是在1936年。是年9月,陈伯达在北平发表《哲学的国防动员》一文,正式将五四运动说成是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这说明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B.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以五四精神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危机下对五四运动的新思考
4 .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
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抗日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阳人民的抗战故事》记载:1939年,什邡马井胡叶氏将……水田40亩捐作前方抗战经费;马井、隐峰等乡,父母送子,兄勉其弟,妻劝其夫从军;抗日战争中,什邡全县出征官兵达4592人,阵亡官兵172人。这则材料
①印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②证明了什邡政府为抗日战争所做的动员工作   ③体现了四川人民支援前线抗战方式的多样性   ④有助于研究什邡人民在抗战期间的一些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
C.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7 . 1946年5月,远东军事国际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日本河本大作在法庭供认:“于(某)夜,派虎石台(奉天以北八公里)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结果,只破坏柳条沟的一座小桥,然而它却……使事变发展扩大。”该“供认”中所说的“事变”,意味着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B.日本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
C.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倡议:“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如果我们四万万同胞有统一的国防政府作领导,有统一的抗日联军作先锋……一定能战胜内受人民反抗和外受列强敌视的日本帝国主义!”该倡议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表明日本已进入全面侵华阶段
C.促进了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D.是各阶级团结合作的具体政策
9 .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2020-07-11更新 | 5113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0年天津卷历史高考试题
10 . 1940年底,在晋冀鲁豫边区出现了壹元、贰元、伍元、拾元的假冀钞,到了1943年上半年,日军制造假票越来越猖獗,他们在太原、榆次、太谷等地,由特务机关——东兴公司印刷厂印制假票就达6000万元。日伪此举旨在
A.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B.阴谋破坏根据地金融市场
C.提升其在全中国的货币信用D.配合国民党币制改革政策
2020-06-22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