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龙河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中国的抗战是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此次会议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阐明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C.表明国共两党抗战思想走向统一D.标志着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4 . 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利益的。”这一转变
A.适应了民族抗争新形势的需要B.结束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对抗
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进行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成立。八路军积极组织华北民众参军参战,数月内军区兵力就由最初的不足3000人扩展到数万人,一年后扩展为近10万人,还组建了万余人的区县游击队和数十万不脱产的民兵自卫武装,形成了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三位一体”的抗日武装体系。这主要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坚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华北日军战线太长兵力空虚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作战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传统民歌进行改造,在保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清除了传统民歌中的糟粕,进行重新填词,植入了诸如革命、参军、人党、生产等反映革命斗争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传统民歌推动了土地革命
C.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战的胜利D.文艺创作顺应了时代需要
8 . 近年来.加拿大学者卜正民的《秩序的沦陷》一书.揭示了抗战初期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和崇明五地民间乡绅、商人.面对日伪占领者的“合作”意向与生存状况。美国学者傅葆石的《灰色上海》,考察了上海文人面对战初的留与走选择时的复杂心态及言行。两部著作
A.揭露了沦陷区的日军暴行B.揭开了沦陷区民众的精神创伤
C.宣传了全国抗战局面形成D.争取各国对中国的国情和帮助
9 . 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A.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B.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C.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D.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10 . 1931——1932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上百篇关于中日关系的文章,认为日本对东北铁路等相关地区的占领,仅是受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报道中很少引用中国政府主要领导人的谈话,而是大量采用日本政府官员的谈话与声明等。这些文章的发表
A.利于美国人民认清日本侵略意图
B.有助于中日两国改善双边关系
C.推动了中国军民救亡运动的高涨
D.易于助长日本对华的侵略气焰
2021-06-08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