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只有少数学者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的提法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选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B.提升中华民族信心的需要
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深入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2021-09-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传统民歌进行改造,在保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清除了传统民歌中的糟粕,进行重新填词,植入了诸如革命、参军、人党、生产等反映革命斗争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传统民歌推动了土地革命
C.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战的胜利D.文艺创作顺应了时代需要
3 . 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连港以进口砂糖、面粉、纤维制品等物资为主,出口豆制品、煤炭、生铁等物资。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五金机械类(包括石油)等生产器材的进口急剧上升,针对英美等国的物资出口出现明显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A.英美等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东北成为日本战争物资供给基地D.洋货受到东北传统农业经济抵制
2021-05-22更新 | 108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4 . 关于“14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14年抗战成功而洗雪”。上述说法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B.推动国两党再次合作
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时代的声音,流传于全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这反映了
A.中国电影以宣扬抗战为己任B.影片再现了全面抗战的场景
C.抗日民主救亡运动开始兴起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021-05-20更新 | 40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1937-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形势图。图中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领导B.东北民众爱国热情高涨
C.苏联对东北各路军的支持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7 . 抗战初期,蒋介石在总结某次战役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该战役
A.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B.粉碎日本速亡中国的企图
C.体现国共合作团结抗日D.标志抗战从防御转入相持
2021-05-06更新 | 71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8 . 七七事变前后,海外华侨相继成立“全欧美华侨救国联合会”等社会团体,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3辆、救护车1000余辆,物资总数在3000批以上。这体现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与支持
C.救亡图存斗争进入新阶段D.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使命感
9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某一地区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寇轰炸重庆打击我国抗战意志的阴谋,使全国抗战意志得到前所未有的坚定。这里的“胜利”是指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保卫战D.百团大战
2021-04-20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图是画家丰子恺的漫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风格B.总在批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C.有助于塑造民众的国家认同观念D.深受同时期西方流行艺术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