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报道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南京B.西安C.重庆D.延安
2023-12-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闽侯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作业监测历史试题(学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6 世纪(尤其是16世纪)被看作欧洲历史上的“绝对主义国家”时期。这一时期在“绝对权力”和“开明君主制”思想指导下的变革,建立了后世所谓的绝对主义(也可以说是开明绝对主义)国家,其最大特点是国王成为整个民族国家人格化的代表,国王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绝对主义国家对内保障私有财产权和法制,实行君主开明统治,对外实施强国策略。如1494年,英国治安法官取得了对郡长的绝对优势——正式取得了监控郡长的职权。根据亨利七世的立法,他们有权受理那些指控郡长敲诈勒索的案件并且可以不经陪审团而直接以简易程序宣判郡长及其从属官员的罪行。

——摘编自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等

材料二:1901年,邓实、黄节等知识分子探索利用传统文化救国的方式,于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初创时期,积极宣传国粹,保存优秀文化典籍,相继出版《国粹丛编》《国粹丛书》等优秀古籍,创办《国粹学报》畅言国粹救国。此外,邓实、黄宾虹等人积极印刷出版金、石、刻、印、字、画等文化遗存,尤其是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出版美术画册。20世纪30年代,王礼锡任总编辑,国粹派彻底退出了神州国光社,他于1931年创办《读书杂志》,继而在该杂志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这次论战中多数参与者自称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辩论。全民族抗战时期,神州国光社出版了《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该丛书搜集大量明清禁书、秘本,对于民间非官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状况多有挖掘。

——摘编自姜辉《出版与救国—神州国光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绝对主义国家”出现的思想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欧洲的“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30年代神州国光社的转型。
2023-12-1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5年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哲元(国民政府二十九军将领)提出了《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计划截用中央在各省、市的关税、盐税等;开发华北资源,使之与日、伪满洲国结成一体;发行五省通用货币,与日元挂钩;扑灭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代以“东洋主义”等。日本策划“华北高度自治”的实质是(       
A.实现以战养战策略B.侵占华北为殖民地
C.达到以华制华目的D.打破传统宗藩秩序
4 . 20世纪40年代,《中华日报》(1932年由汪精卫支持创办)也顺应潮流,推出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节选和宣传鲁迅曾发表的“日本和中国的人们之间,是一定会有互相了解的时候”等内容;还指出因为战争导致了鲁迅全集出版的搁置,认为“鲁迅先生要憎恶这一次的战争”。《中华日报》的这些举措旨在(     
A.消除中日隔阂以实现东亚共荣B.淡化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保障侵略者对中国的长期占领D.建构伪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2023-12-1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侵华日军731部队锅炉房遗址,它原是一座约三层楼高的钢混大型建筑。日军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在此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该遗址位于(     
A.广州B.哈尔滨C.上海D.汉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七事变后,苏联谴责了日本,主张援助中国,但由于美、英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苏联拒绝了中国签订“中苏互助条约”的要求,只同意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同意。1937年8月21日,中苏在南京正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虽然国民政府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这毕竟是中国外交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条约签订后,苏联开始在军火物资、飞机以及军事技术人员等方面,大量援助国民政府,并与中国签订了信用贷款等协定。与西方大国对侵略者持纵容态度相比,苏联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苏联而言,签订的条约阻止了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和平条件,成为中国坚持抗战、不与日本妥协的一个重要因素。

——摘编自刘小宁《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荣德生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西方列强对日绥靖政策B.民族资本家的救亡意识
C.声讨国民政府无能卖国D.提议建立权力制衡体制
2023-12-14更新 | 38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7年之前,中国各地军阀割据、各自为战现象十分严重。七七事变后,特别是淞沪会战三个月后,除蒋介石的主力军队悉数出击日军外,川军20军、滇军60军、桂军第7军等地方武装也积极参战。这反映了七七事变后(     
A.民族国家意识得到提升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C.国共合作产生积极影响D.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指导正确
9 . 下面是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部分教科书中对孙中山形象的描述与评价。这些描述与评价(     
叙述革命活动孙中山是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将孙中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兴中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中,弱化个人在革命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

—1942年《中国近代史讲话》

阐释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革命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结合起来,革命的原则和革命的方法结合起来,三大政策成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灵魂”。

—1940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二卷)

评价行为事迹借用列宁的观点将同盟会纲领誉为“伟大的中国民主派的纲领”,称同盟会口号“树起‘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旗帜”。

—1940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

A.凸显了三民主义对抗战的指导性B.有利于凝聚全民族的抗战力量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2023-12-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35年,浙江省高中会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试略述唐高宗时与明神宗时,中国对日本发生冲突之由来与结果。”“略述东晋与南宋两次民族迁移之由来与其影响。”这体现了(     
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B.中日冲突由来已久
C.对国家情形的忧虑D.民族迁徙历史悠久
2023-12-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