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6年全面抗战前夕,黄新波创作的木刻版画《祖国的防卫》与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出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血肉长城”“中华民族”等元素相互支持,这与抗战时期的社会心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表明(       
A.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B.淞沪抗战打破日军速胜论
C.文艺汇演活动有助于全面抗战D.抗日救亡高潮的局面形成
2024-05-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6月,国民政府相关文化机构决定将秦始皇、汉武帝、戚继光、郑成功、左宗棠等40人定为“民族英雄”,40人中出生在西北地区或在西北建功立业的就有22人。此举有利于(       
A.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党内合作B.凝聚社会力量的抗战意识
C.激发民众建设大后方的热情D.构建全国统一的意识形态
2024-05-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认为历史教育应有“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的态度。30年代初,他开始主张历史教育要“致用”,要使青年知道国家深受外国压迫,和未统一前的意大利及德国相仿,而他们走向强国“全由于提倡民族主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对学术方向的引导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持久抗战理论影响扩大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4-03-14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这反映(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24-0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底,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在当前情形下,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在此指导下,中共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材料二   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和各根据地逐步形成了党的组织、政府、军事和统一战线“四位一体”的武装动员体系,并开展与“扩军”相关的辅助性工作,如“双减运动”“精兵简政运动”等。党和军队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始终将发动和组织群众置于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在兵役动员上注重培养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树立中共抗日中坚的形象。同时,在征兵过程中“新富农、知识分子、开明绅士的子弟也可送入军队”。19415月,林伯渠在为《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法规》所写的序言中阐述了兵役动员原则:“对于动员人力物力,应加爱惜合理,不可过于疲竭,劳逸不均。”

——摘编自刘爱民《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兵役动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兵役动员的特点。
2024-01-26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20世纪30年代,日本持续扩大对中国侵略,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和惨案。其中,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继而占领东三省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自1931年国民政府把每年4月4日定为儿童节开始,各种报刊、杂志均大力宣传儿童节,关于儿童的标语口号也开始流行,特别是1938年儿童节,具有“煽动性”的大型抗日戏剧《儿童世界》在成都公演,三万余名儿童参与表演,后又在街头小巷流动演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儿童节的设立与日本侵华引发民族危机加深有关
B.相关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儿童的抗战爱国意识
C.少年儿童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D.标志着国民政府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与具体实施
8 .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     
A.确立了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B.得到社会各阶级的全部认可
C.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的需要D.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安事变后,经过谈判,蒋介石接受了相关条件,如: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等。这表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彻底粉碎了日本全面侵华企图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有利于推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D.形成了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2023-07-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据此可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召开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A.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支持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国家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D.中国抗战具有复杂性持久性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