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5年12月15日,傅斯年发表《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文,指出:“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的文化,行同一伦理,俨然是一个家族……我们老百姓的第一愿望是统一,第一要求是统一,最大的恐惧是不统一,最大的怨恨是对于破坏统一者。”文章旨在(     
A.揭露日本扩大侵华的阴谋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要求政府收回东北的主权D.推动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24-05-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在这次事变(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材料二:19358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指出: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摘编自《八一宣言》

材料三:西安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国共合作事宜,同意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1937715日,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基本主张,并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保证。为了尽早实现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还主动积极动员国民党内各种势力停止反蒋,一致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得以实现。

——摘编自王凤志、钱家慧《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方针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国共合作抗日所作的努力,并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6年全面抗战前夕,黄新波创作的木刻版画《祖国的防卫》与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出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血肉长城”“中华民族”等元素相互支持,这与抗战时期的社会心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表明(       
A.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B.淞沪抗战打破日军速胜论
C.文艺汇演活动有助于全面抗战D.抗日救亡高潮的局面形成
2024-05-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4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富有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 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时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并在前往新疆途中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

材料三   赵一曼(1905—1936),女,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侵华日军的战   斗中被捕,后英勇就义。她在东北抗战期间曾题诗道:“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陈毅评价她:“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材料四   中国航天奠基人之一梁思礼院士是梁启超的少子,在被问及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时,他说:“爱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解释材料一中相关人物作出历史贡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林则徐和赵一曼身上家国情怀的共同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人在抵抗侵略方面的根本差异。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根据材料四,归纳新中国开展航天探索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我们观察人类历史时,关注所谓历史的横截面,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我们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清晰、更详细的认识。

——摘编自羽田正《全景世界史》

围绕材料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得出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认识需体现史实间联系或比较,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上海、广州等中高等学校聚集的城市里,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成立,声援北平学生;上海文化界名人联合发表救国宣言,呼吁国民政府倾听学生呼声;华北文化协会提出停止内战,动员全国民众抗日等主张。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救亡运动高涨B.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卢沟桥事变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D.国共合作成为民众的强烈呼声
2024-05-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5年12月,某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中国人的惟一出路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该会议(     
A.促使了革命重心的转移B.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使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2024-05-14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5年12月,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提出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有利于(     
A.促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D.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
2024-05-14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     
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广泛拥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
C.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D.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024-05-14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此现象(     
A.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工业建设B.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C.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4-05-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