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适应在华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英商投资创立汇丰银行。1868年,该行已被公认为“在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司”。19世纪七八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一家买卖的外汇数额,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总额的60%-70%,其外汇买卖牌价成为中国外汇市场行情的准绳。从1874年到1890年,清政府共借外债26笔,汇丰银行一家贷了17笔,占70.04%,成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急先锋。1894年后,汇丰银行在承贷的外国银行中独占鳌头,并在每一笔对华贷款中,附加苛刻的条件,借此控制中国的税收存管等命脉。此外,汇丰银行营业即对外发行小额钞票,到1890年末,已达618万元,“与营业于东方各国之银行相比,则汇丰银行之兑换券流通数为最多”。

——摘编自姜建清、蒋立场《中国近代银行史》

材料二   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经募公债、代收税款、稳定货币发行。1915年中国银行试办外汇业务,后又增加外币贷款、经理政府外债等业务,与外国银行相抗衡。1928年后,中国银行通过贷款支持,帮助经营困难的张裕酿酒公司、无锡荣氏申新纱厂渡过难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银行斥巨资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支持内地经济振兴,率先发展农业贷款。抗战爆发后,恐慌蔓延,引发提存和抢购外汇风潮,中国银行为平衡汇市共投入英镑797万磅、美元1442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银行积极为国纾难,每年经收侨汇占全国侨汇总数的50%以上,有力支援了前线。

——摘编自宗良、孙雨心《百年中行金融报国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汇丰银行在中国迅速扩张的表现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办法》,把原来只办理有限具体业务的四大银行组成的四行联合办事处扩大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务。四联总处的任务是设计和布局全国金融网,负责法币发行的调度等事宜,总揽战时物资的调剂以及后方贷款。由于银行资金大量被政府占用,没有能力向民族工商业开展存放款业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遂积极主动落实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发行边币的法令,截至1944年6月共发行边币38亿元。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放农业贷款和青苗贷款,同时对公营工商业进行投资和贷款。边区银行在抗战时期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并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部分出来,建立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主要集中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充分利用国际信贷制度,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1991年4月,基于卫星通信网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开始试运行,这为人民银行更好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99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谢川波主编《新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联总处”设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以来金融建设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海兴县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毛泽东立即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同时期“鄂豫皖,也贯彻六大的决议精神,制定土地纲领和政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到1930年夏,分布在……等十多省的一百多个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进革命,从而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革命战争获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正如毛泽东所说,才能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白竹林、胡克洋《抗日根据地与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比较》

材料二 在重庆谈判和后来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疯狂地进攻解放区并抢占一些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对于蒋介石所采取的这些行动,中共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兵源补给问题。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以保证人民军队的兵力之源,为以后的战略决战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摘编自王金领《试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展的原因并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立后,边区体育运动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锻炼身体,好打日本”成为军民体育锻炼的主要目标。每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战士、学生、工人和机关干部都成群结队地跑步、做集体操。夕阳西下,山坡沟渠和延河两岸的球场上、空地上都是锻炼的人群。人们将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改造,创造出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方式,包括新秧歌、抓汉奸、投弹、送信、打骑兵等。限于条件,当时的场地和器材大多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但军民的锻炼热情却丝毫不受影响。边区政府要求小学生每天爬山一次,学习山地战的简单方法,使学生在某种环境下,可以配合游击队的行动。1939年,边区政府强调“加强各学校的军事化与课外的抗战动员活动,养成每一个学生在读书时期都是抗战中的战士,能同时在社会上更多地推动抗战动员,增加抗战力量,能在战争环境中到后方直接帮助军队的抗战工作。”在中央军委与各级部队首长的领导和关怀下,军队体育运动也得到广泛开展。

——摘编自王增明《陕甘宁边区体育发展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反映出的边区社会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的影响。
2023-12-29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III)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开进南京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

《井冈山会师》(油画)                                               革命圣地延安
(1)将上述图片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分类,把序号填进表格。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材料   中国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屈辱和苦难以后,经过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流了多少血,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内外敌人,取得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民面前,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12-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03月,中共中央关于政权建设问题的党内指示中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是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其中,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陕甘宁边区政权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窦红莉《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47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该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12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主旋律是反帝反封建斗争,如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反帝爱国运动和收回利权运动等。近代中国的民族抗争运动以1901年为分界,明确标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19世纪传统民族主义运动从组织力量上看,无论是鸦片战争时三元里的社学还是义和团时期的“坛”“券”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机制。他们借以动员民众的手段是传统社会中的揭帖、告白、歌谣、俚语等具有隐秘性和隐喻性的载体。而20世纪的民族主义运动组织力量已是近代临的社团组织,如商会、学生会等。新世纪民族运动的动员手段已经主要是报刊、公告,甚至还有各种公开的演讲、报告等,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性、公开性的载体。

——摘编自王先明《义和团与民族主义运动的时代转型》

请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民族抗争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要求:写出选取的尺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少数民族学府——延安民族学院成立了,校址设在延安大砭沟。学院受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学员有陕公民族部及中央党校藏彝青年班共200多人,分别来自四川、贵州、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绥远、察哈尔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学员一部分是随红军长征而来,一部分因反抗国民党民族压迫起义而归,一部分曾参加家乡的革命斗争。学期以战争形势、工作需要而灵活掌握,有的1年分配工作,有的3年毕业,有的学了4年。民族学院的教育方针是根据抗战形势与任务,学校的性质、学院的特点以及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要求制定的。学院体现出各民族间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大家庭的缩影。建院不久,学员们民主选举成立学生会,协助校方的教学及生活管理。并选举出自己的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候选人,参加延安地区的竞选。1944716日,民族学院与三边师范、三边地委干部训练班合并成立了三边公学。三边公学民族学院仍保持原建制。冬季,西北局陆续从三边民院调大批干部、学员赴绥蒙及西北民族地区工作。

——摘编自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延安民族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立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延安民族学院的校徽,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023-11-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中华民族本部多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关,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

——商务印书馆《共和国历史教科书》《民国统一》一课(1912年秋)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摘编自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成功对“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分析它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
2023-11-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