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等扫盲运动,并将“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英雄故事用曲艺、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意在(     
A.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D.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2024-05-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经济收入中,外部援助占相当比重。但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实现全部自给。这主要得益于(     
A.大生产运动的开展B.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
C.“三三制”的施行D.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2024-05-14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出的辖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名,徐特立(共产党员)当即申请退出,经大会通过,以党外人士递补。此政治实践(     
A.扩大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B.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D.完善了根据地基层治理体系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材料中的政权(     
A.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B.进一步巩固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以“三三制”原则组建政府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7年7月至12月,边区进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在选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培训;二是审查选民资格,进行选民登记并张榜公布;三是检查政府工作,评议政府工作人员,提名候选人,出榜公布;四是先行试点,再行推广。以上准备工作(     
A.旨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B.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治的探索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2024-05-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一次讲话中,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了“全心全意”,明确指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标准,并把这一思想确定为党的宗旨。上述思想的提出有利于(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调动边区民众参政的热情
C.推进边区政府民生建设D.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剧团编演了大量优秀作品,包括话剧《军民合作》、歌剧《反法西斯舞》、话报剧《打倒汪精卫》、秧歌剧《动员起来》、街头剧《流浪的东北同志》等。剧团深入华北各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甚至国统区、敌占区演出。由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重视儿童艺术发展B.戏剧形式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
C.文艺创作服务于民族解放事业D.百花齐放方针得到了贯彻执行
8 . 1940 年,中共中央为加强山东根据地建设,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下辖政治、军事、财经、教育、民运 5 个部门。至 1943 年,工作推行委员会改称战时行政委员会,并增设了工商管理处,负责协调管理市场贸易活动。这一调整是为了(     
A.为抗战长期相持做必要物质准备B.推动与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联动
C.集中统一根据地管理以支援抗战D.继续强化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2024-05-04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下表为创刊后的部分评论文章。这些文章(       

日期

文章题目

报道形式

版面位置

1938-01-12

《团结救国》

社论

1

1938-04-24

《巩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社论

1

1938-04-29

《加强抗日各党派的团结》

社论

1

1938-12-28

《揭破敌寇阴谋与巩固内部团结》

社论

1

A.抓住时机及时宣传中共方针B.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借助灵活手段抢占舆论高地D.利用主题提示敲打国民政府
2024-05-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民国二十七年底,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在船上他写下了《岁朝新语》,坚信“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到达第二天,郁达夫连生活都没安排好就写下了《估敌》一文,坚信“最后胜利,当然是我们的,必成必胜的信念,我们决不会动摇”。文章引发了强烈反响。下列选项中,能支撑他此时树立“必胜的信念”的史实有(     
①中国远征军战绩名扬海外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③苏联战场已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鼓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