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多次指示:八路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但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为此,“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这些指示(     
A.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C.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士气
D.有利于中共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
2 . 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八路军军政杂志》的统计表明,仅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作战1824次。据日方作战记录,“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相当的时日和巨额经费才能恢复”。这些作战(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B.表明敌后战场渐成抗战主战场
C.奠定抗战胜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D.支援了英美盟军反法西斯作战
2024-05-31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反抗运动;关注不同阶级、阶层对立、转化;关注民族关系,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这反映了中国(     
A.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B.政治环境阻碍学术的发展
C.军阀割据引起社会剧烈动荡D.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传播
2024-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某战役后,蒋介石致贺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民国二十九年九月)”据贺电可知,此次受嘉奖的战役(     
A.充分体现国共两党精诚合作B.扭转了中国抗战不利局势
C.坚定了中国人民获胜的信心D.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抗日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内训·序》曰:“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听姆(姆,女师也)教。”从文王时代,太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的女子教育的规范,到整个封建时代的“三从四德”,皆如此,不断地在严格家庭秩序和伦理规范。而对于女子的种种教育,无须依靠学校,完全由父母特别是由母亲代代相传。幼年女子,少年女子如此,出嫁后的女子依然如此。如明代吕近溪《女小儿语》主要教少年女子行事言行,汉代班昭《女诫》中有教授已婚女子如何做好妇女之事的“妇行”篇,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女论语》中有教已婚女子的“事舅姑章”“事夫章”“训男女章”“营家章”“待客章”等。明代仁孝文皇后《内训》有教已婚妇女的“修身章”“景贤范章”“母仪章”。清代贺瑞麟《女儿经》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教女儿为人处事、做人行事。

——摘编自张丽杰《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由于英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和妇女频繁参加经济活动,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变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大多数的人都主张贵族妇女应该学习一定的知识,以便能够培养她们的贞洁观念和宗教虔诚。很多贵族由于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为了使女儿未来能够接管自己的领地,也主张对女性进行一些教育。富有市民和小手工业者阶层的女性开始进入到了学校。除了教授用本地的语言进行阅读以外,还有宗教祈祷和礼节知识的课程。对于一些下层的劳动妇女,她们的家庭都有经济条件送她们去专门的学校去学习。作为劳动群众,妻子和丈夫一样每天都要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特别是她们从事职业的广泛性,小的时候所受到作为贤妻良母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她们有着一定的职业技能。

——摘编自唐宏刚《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状况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三   从中共三大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妇女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文件,许多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关指示。1937年陕甘宁边区出台的《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工作新决定》,1938年《毛泽东抗战初期对妇女的指示》,都体现出党对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切。从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有纺织缝纫、种地等劳动生产活动,也有学堂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及时有效地落实在生产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妇女思想、经济的双重解放。为此,我党颁布《儿童妇女待遇办法》《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妇女组织的决定》《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一系列文件,并建立了妇女联合会,让妇女干部去做广大妇女的工作,渐渐地当地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摘编自王雨薇《延安时期妇女教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原因与概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发展妇女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积极作用。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40年春,晋察冀边区进行村选运动,各县参选人数平均占各县全体选民的80%以上,根据地新乐两个区在村选中“共选出31个坚强的女村长”。1941年村选中,边区试验村参选民众占全体选民的90%以上。这表明,当时晋察冀边区的村选运动(       
A.实现了男女自由平等B.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
C.增强了民族战争信心D.践行了“三三制”原则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以下两则史料最能说明,此时边区应致力于(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党员入党动机统计表
入党动机反对压迫改善生活莫名其妙为了抗日被宣传投机被迫
人数272917145133
百分比20%21.5%12.6%0.8%33.3%9.6%2.2%
A.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B.开展党内马克思主义教育
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1939年1月16日由周恩来在重庆任南方局书记,领导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党的工作,着手在民族资产阶级、工商界人士、爱国华侨和知识分子中展开宣传,争取到了一大批坚定盟友。这一举措(     
A.有利于党对“第二条战线”进行领导B.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作出重要贡献
C.是对“皖南事变”所做出的积极反应D.旨在揭露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阴谋
2024-05-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