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届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材料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纪念币一套四枚,其中5盎司银质纪念币选用的主题图案,就是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名作《愚公移山》图。在抗战胜利70周年和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之际,该纪念币的纪念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愚公移山》图创作的背景,简述其精神内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为了贯彻民主建政的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民主选举方式,发明了“红绿票选法”“豆选法”“画圈法”等选举方法。为了使得党政军民融洽协调,推动抗战和生产,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活动,在陕甘宁边区首先开展“双拥”运动。针对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根据地政府通过讲演、报刊、展览,以及出版通俗科普读物等方式,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对于大量难民涌入根据地的情况,根据地政府兴办工厂,吸收难民到工厂做工;兴修水利,组织难民参加水利建设。同时,根据地政府给难民提供贷款、土地、种子、食粮等,为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创造了条件。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合作社,使农民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生产。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改善了难民、灾民的困难境遇,增强了他们对根据地民主政府的信任和认同,这对稳定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及推动社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卫波《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治理及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意义。
3 . 此处是“华北抗战的堡垒”之一、是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又是联系华北、东北、华中根据地的枢纽。它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兵力,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此处”最有可能是(     
A.井冈山根据地B.晋察冀根据地C.陕甘宁根据地D.山东解放区
2024-02-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41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党中央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同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体现的革命精神是(     
A.依靠群众,无私奉献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D.实事求是,勤于专研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所示为1937年、1942年延安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情况。该时期延安人口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年份总户数/人数新增户数/人数外来户数/人数
19377703户/33705人
194216446户/64292人8473户/31587人8009户/29704人
A.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B.沦陷区难民大量涌入
C.减租减息极具吸引力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
2024-02-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39年初,晋察冀边区决定开展农村戏剧运动。贾克的《拥护抗日军》、朱星南的《坚强》及方冰的《自首前后》等好剧本多次在各地演出,“多少壮丁,由于看了一出戏,而自觉地、坚决地参加了抗日部队。不少顽固分子因受到戏剧的感动而悔过自新”。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A.宣扬了抗战必胜的信念B.有助于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反映出革命文艺载体的变迁
2024-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42年,苏中地区的武工队和游击小组依靠群众掩护,组织袭击或伏击,创造了“钓乌龟”“老鹰抓鸡”“包馄饨”等多种诱敌杀敌手段,积小胜为大胜,配合主力部队消灭日伪军有生力量。这反映了(     
A.抗日根据地的巩固B.局部抗战的艰苦卓绝
C.敌后军民智勇杀敌D.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因军阀势力拥兵自重而形成的空间分裂,因为外敌入侵的挤压和刺激,又复归中国历史一直以来的大一统趋势,走向统合的进程,从而也为民族复兴创造了有利的空间面基础。该学者的论说主要是基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D.国民大革命构建的统一战线
2024-02-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申报》是近代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全国抗战爆发后,《申报》作为第三方报纸,其报道多角度呈现了共产党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申报》关于共产党的报道(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节选)

报道主题报道内容
国共合作(关于红军改编的报道)“第八路军现在已经改编完成, 朱德等愿真诚跟随蒋委员长, 与全国友军一起……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不懈奋斗。”
抗战贡献(关于社会各界贺电的报道)“第八路军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暨前线诸将士均鉴,平型一役, 已佩神威, 捷报传来……此后出奇制胜, 谨电驰贺。”
军民关系(记者报道)“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在与日本人进行游击战时,常得到民众的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愿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捐款捐物。”
皖南事变(刊登国民政府下发的通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命叛变,袭击友军,已由顾司令长官紧急处置,绳以军法, 将该军全部解散,编遣竣事。”

——摘编自陈鸿《抗战时期<申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

评述《申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呈现。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日战争既是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和精神的较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共产党人在一切艰难因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献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进行抗战……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一直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自2014年9月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作战。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简述“抗战精神”的内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并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4-02-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