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特立(18771968)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1月,徐特立到达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19372月,根据他的建议,鲁迅师范学校成立。

这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建立的第一所培养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师资的中等学校。19409月,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办,徐特立任院长。在他的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办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学院的科技优势,为边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边区教育的领导人,他指出前进的国家与前进的政党对于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盲目的发展,而应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他对自然科学及其教育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为新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陈宗海《徐特立与延安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特立对边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特立取得教育成就的原因。
2022-08-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 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 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 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 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 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 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3 . “他们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这个攻击计划”的实施
A.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B.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胜利
C.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D.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2-04-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列各项中,对下图所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有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张自忠与敌奋战后壮烈殉国
C.彭德怀指挥在华北歼敌4万多人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022-03-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普通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选举中,武乡、榆社、襄垣三个县产生了598名村干部,其成员结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知,太行抗日根据地
A.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B.凝聚了人民的抗战力量
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佃农缺乏抗战积极性
6 . 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枣宜会战D.百团大战
2021-09-28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二战是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枣宜会战       ②彭德怀开始指挥百团大战
③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④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A.②①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021-09-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黑暗的一年,也是孕育光明的一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04月希特勒下令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到1945年该营解放时,该营注册编号的囚犯逾40.5万人,其中1/3为女性。除小部分从事修缮和建筑劳动外,囚犯大多从事冶金、矿山和其他工业的劳动。大批犹太人被押解到集中营。据推测,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其中30万人是注册编号的囚犯。

——摘编自(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1940年大事记(部分)

4

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5

德军占领荷兰、比利时,英法联军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6

法国投降

7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爆发

8

英国夜袭柏林

9

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据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

材料三:1940820日晚8时,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820日到910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在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朱海燕等《百团大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结合所学,从世界遗产角度对它作简要介绍。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40年战争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积极意义,并分析英国能扭转战局迫使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陕甘宁边区颁布的劳动法,在提高工人工资待遇的同时也注意保障企业主的利润。边区政府还在农村建立“互助组",在工商业中建立“合作社”,实行集体生产和经营。这些举措
A.以消除封建剥削为目的B.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为目标
C.探索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D.推动了根据地民主法治建设
10 . 全民族的抗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关系也是比较好的。”

材料二   从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迅速从敌我争夺区到敌后、从山区到平原蔓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个形式,才从单纯的政府军队的抗战,变为全民族的抗战。

——以上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如何评价的?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有何意义。
2021-08-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