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3-04-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年60代至90年代中期,清朝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培养实用的实业人才,先后创立了20余所洋务学堂。各类学堂的招生考试,完全由学堂主办者自行举办。由于当时还没有配套的中等教育支持,最初洋务学堂的生源十分缺乏,学校主要从八旗子弟中挑选生员,或是从科甲正途出身的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质中选拔。民国时期,高校仍享有极大的招生自主权,各高校往往站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主要表现为高校地理布局极不平衡,很多学校文科的招生规模居高不下。

材料二195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中国第一个高等学校招生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招生可由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联合招生或委托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允许部分高校有行招生或单独招生。1952 年6月,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85 年,中央在招生方面指出,要“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办法,将招生计划分为国家计划招生(后改为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招生和自费培养招生三种办法。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学校自主招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4-0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他希望通过西方教育,使贫穷、愚昧的中国得以复兴。容闳的主张得到了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两人奏请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学事宜。留学生派出时并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1872年,容闳任学生监督奉命率首批幼童 30人赴美留学。到 1880年,留学计划突然终止,幼童们被斥为“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沾染外洋恶习”,被召回国,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就此夭折。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众多的近代知名人物。

——摘编自卫青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材料二   1949年初,侯祥麟与留学生中的一些进步学者,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发展分会32个,他们定期举行活动,争取广大旅美学生回国。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同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国家郑重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以激情的语言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据统计,从1949年8月到50年代末,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达2500人。

——摘编自熊华源《新中国第一波留学生回国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幼童赴美国留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年以后留学生回国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就现代化问题提出如下一组命题:

1)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2)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个人解放)问题,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3)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愈需要权力集中;

4)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5)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现代化”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49921日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49101日,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着多种威胁政权的问题。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人民解放军仍在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东北边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多数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为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应对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名称,该会议所通过的重要文件是什么?该文件具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的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在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务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联邦政府的义务和权利是简单而又容易界定的,因为联邦的结成就是以解决某些全国性的重大需要为目的的;而各州政府的义务和权利就复杂了,因为州政府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细节。当国家遇到重大危机时,从联邦和州政府这两大权利主体的角度看,联邦政府插手原本属于州政府范围内的事务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州政府需要依赖统一的全国性的联邦政府协调各州出现的关键问题,也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政府补助。最终结果是,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

——摘编自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既受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响,又受苏联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当时人们有一个共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统一,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因此,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仅设立了一系列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而且特别强调了它们自上而下的集中统一。对此,周恩来强调:“现在,为了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和集中领导,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当时有人作了一首八行押韵诗,归纳了这一政治制度的正确功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委员会开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创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王朝的腐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人民的反抗——这种合力的作用,既注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又激起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上杰出的革命人物和思想家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由此产生了新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已经不再是腐朽的清王朝和种种守旧力量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者的合力,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新的历史主体的一方,与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为另一方进行斗争而构成的新合力。中国既已出现新的历史主体,就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陈先达《历史合力与中国的道路选择》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治理道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既避免了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国家能力软弱涣散,也避免了像苏联那样国家政权逐渐变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毛泽东在中国开创的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江宇《国家治理的中国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独创。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简表

历史时期辉煌成就奋斗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天辟地:
完成救国大业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
完成兴国大业
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翻天覆地:
推进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惊天动地:
推进强国大业
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颁布《民法典》,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请你选取一种观点,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作时间歌名歌词(其中部分歌词为节选)
1912《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26《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1935《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43《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
1950《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982《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2016《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
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生人民政权有广泛的代表性B.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
C.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D.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落实
2022-08-28更新 | 187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