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王人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他意在强调《共同纲领》
A.是各股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B.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局限性D.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2 . 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此次站起来了。”这次会议
A.出台了新中国建国纲领B.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3 . 观察如图,得到的最确切信息是

新中国成立60年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变迁概要统计
A.体育法规的建立促进国家体育发展
B.体育发展战略受政治经济形势影响
C.国际体育交流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
D.群众体育活动成为改革开放发展重心
2022-02-01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2021-12-27更新 | 4314次组卷 | 30卷引用: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5 .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这里的“它”是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6 . 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时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在西柏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
C.确定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D.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2021-10-30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7 . 1949年成立的首届中央人民政府中,副主席6人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这说明新政府
A.使人民当家作主B.得到民众广泛拥护
C.是民主联合政府D.实行无产阶级政权
8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7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9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8-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0 . 1949年3月,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这是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盛大会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代表,周恩来为大会题词“努力生产,打破封建”。该会议的召开
A.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凝聚了国家发展的力量
C.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实现了妇女的完全解放
2021-05-23更新 | 80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