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新中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加时间参加会议或组织名称与会国家数量
1949年11月亚澳工会代表会议14个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37个
1954年日内瓦会议5个
1955年万隆会议29个
A.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B.实施“一边倒”外交方针
C.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D.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交会大事记材料

1957年     第1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中国13家专业总公司组团参展,展示商品包括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成交额1754万美元。

1969年     春季的第25届广交会开幕时,交易会坚决把对外宝传毛泽东思想当作首要任务。秋季的第26届广交会,中央指明:“对外宣传不要强加于人”,取消在开幕式和招待会上朗诵毛主席语录……不少客商认为政治气氛宽松了。以后几届广交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继续进行,但对业务的干扰程度减弱了。

1970年     广交会接待了世界五大洲各方面的来宾,共达一万多客人。会场中悬挂着巨幅标语“坚决支持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反帝斗争!”。

1972年     4月,美国贸易代表团访问广交会。组委会对美国商界的邀请范围逐步扩大,美国逐渐成为广交会最大的客源国。

1983年     第53届广交会,外资企业首次参展;采购商人数达到21,785人,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额22.18亿美元。

1999年     第85届广交会,民营企业首次以正式身份参展;第86届广交会机电产品占成交总额的34%,超过轻工工艺品居第一位。

2007年     第101届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设立进口展。

2008年     第104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突破2万家,展位数突破5万个,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013年以来   广交会与"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的66家工商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依据人民网-国际金融报《广交会大事记》、欧阳湘《“文革”动乱和极“左”路线对广交会的干扰与破坏——兼论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评价问题》编制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周恩来在会上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但没有解决朝鲜问题
C.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与会议讨论
2023-04-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掀起留苏热潮,大量大学生、研究生、实习生和进修教师纷纷前往苏联各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厂学习。与此同时,大量留学人员历经坎坷回到祖国,其中多数从欧美返回祖国。这反映出(     
A.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B.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意愿
C.国际局势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D.新中国“一边倒”战略落到实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4年,毛泽东接到苏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中,苏联政府通告中方,正在柏林召开的“四大国外长会议”拟举行一次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讨论如何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问题,苏方希望中国能派遣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周恩来带队出席的中方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使朝鲜问题排除美国的阻挠达成协议
B.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C.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顺利进行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使新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C.体现“一边倒”的和平外交方针D.取代国际法在世界上的地位
7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以苏联为首的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这是对下列哪一外交政策的体现(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D.“一边倒”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9 . 新中国成立后,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之下采取了多种外交方略。其中一项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而是先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各项特权,坚持完全实现中华民族在主权上的独立解放。这一方略是(     
A.“不结盟”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面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政府也宣布收回……为了维护周边安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1953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进行谈判,妥善地解决了中印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

时间

建交国家数量

1971年之前

64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阿尔及利亚等国)

1972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1979

119个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70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因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