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

材料一   







(1)对图片进行排序,依据图片中的信息说明理由。

研读数据,组织、调动相关知识与能力,提出观点并能加以解释,是中学生科学思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二

国家农业机械化开始年份(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年份(年)
美国19101940
加拿大19201950
法国19301955
意大利19301960
英国19311948
日本19461967
韩国19761996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1949-200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依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三个思考题,并进行解答。

材料三

阶段时间田赋工商税总额
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第一阶段177642771300731593020027
184242293282761303058924
第二阶段1885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51999675446632310056
第三阶段190357269194389214342262
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中三个阶段的中国税制结构加以说明。

材料四   1959111日,历经六载建设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正式举行,新中国正式结束了不能自主生产施拉机的历史,河南JI-业也随着“一花”等10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正式走上新征程。从1966年到1978年期间,河南工业发展出现的亮点是地方“五小工业”和当时称之为“社队企业”的异军兴起。国家财政规定,在以后五年内(自1970年起)安排80亿元专项资金,由省、市、自治区掌握。“五小工业”的蓬勃发展,构成了中国中小企业建设的一大特色,为当今的本土制造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五小工业”是指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就地取材的特点。

——摘引自唐朝金《河南工厂简史》

材料五   


公社必须办工业,公社能够办工业。公社办工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逐步从三级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条件,这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深远意义。

——人民日报社论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对“五小工业”应作出怎样的评价。
2022-02-0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秦汉时期,辽宁的抚顺鞍山等地就开始出现采煤和冶铁业。辽金元时期,冶铁、纺织、陶业及盐业也日渐兴盛,并出现了采金业。到了明末清初,纺织、食品加工等手工作坊在一些地区出现,此后又不断发展,铁匠炉、木匠铺、皮庄、成衣制作、铜器加工、金银首饰等加工业也普遍建立。其中,辽东地区的蚕丝业和本溪湖的炼铁业在辽宁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高峰等(历史,永远铭记创业的辉煌一一五时期辽宁重点工程建设始末》

材料二  从1949年到1952年,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辽宁工业共投资99948万元,其中对重工业投资8.7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6.93%1952年,辽宁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1.9亿元上升到1952年的45.25亿元,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基本恢复,并进入了工业基地的初创时期。195311日,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辽宁作为一五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开始了以原材料和重型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建设。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156个重点工业项目,被安排在辽宁的有24项,辽宁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发展生产,辽宁重工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机械、石化等行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

——摘编自方帆《建国初期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辽宁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1-06-03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现代化道路具有相似性,更具有多样性。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冯仕政《中国道路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阅读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测试卷 01(期末好题重组卷)【测试范围:纲要下全册】
4 . 建设与发展。

某博物馆以组图的形式呈现新中国的发展历史。



(1)请从组图①②中任选一组,为它起一个标题,并配一段说明词。

某同学对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获得一本珍贵的参考书,但前两章目录不完整。

第一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1978—1991年)
……
第二章改革开放新阶段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1992—2001年)
……
第三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2002—2016年)
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七大与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共十八大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海峡两岸交往扩大
结束语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2)请依据所学,在第一章或者第二章中任选一章,试着将其目录补充完整。要求:每章至少有四个子目。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进博会
届别累计成交额(亿美元)参加国家/地区创新技术/服务(项)
2018第一届573.8130
2019第一届711.3103391
2020第一届726.26490
2021第一届707.2127422
2022第一届735.2145438
从材料中找出两个或以上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确定一个主题,进行阐述。(要求:写出信息,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11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6 . 制度•变革•进步

欲观秦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秦人之制度大异于周者,一日设二十等爵之制,二曰废封建而立郡县。二十等爵之制,以源于王权之政治身份结构组织取代基于自然之血缘身份组织,实施对各阶层百姓的直接控制,不别亲疏贵贱,不讲仁义惠爱;废封建而立郡县,秦人所以统治天下,由帝王一人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结构的形成》


①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五条明确提出:“本党(中国共产党)愿与各党各派以及一切群众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1942年4月,边区政府委员会决议案提议:“划定回民自治区,由回民选举区长,自行处理回民之事②1941年流行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歌曲《选举小调》歌词(节选):“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是为了老百姓,咱们要选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要私情。选举不分什么人,男女穷富都平等,自己来管自己事,不许
任何人贪污,欺压老百姓。”
③为让目不识丁的农民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根据地采用把豆子投到候选人背后碗中的办法选举干部。下图为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投豆选举用的碗。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也为中国今后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坚实的制度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变革及影响。
(2)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年代尺所列事件给中国政治制度带来的变化。
(3)分别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
(4)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要说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023-01-0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 1953 年《选举法》颁布后,北京学生在西单庆祝中国历史上首次普选的场景。图中文字 是:“把大家认为满意的人选出来代表我们管理……。” 在普选基础上正式建立起来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法律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 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价值2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几乎没有损失。……使资本家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改造。” 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A.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据此推断这次联欢会庆祝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北京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