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女工人数从21.8万人增加到28.5万人。在纺织业中,女工占比高达56.02%,涌现出大批优秀女工担任车间、科室领导,如上海国棉一厂织布女工史小妹在生产中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副厂长。这反映了(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经济建设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
C.妇女开始享有被选举权D.女性成为工业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4-04-28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3月,美国宣布所谓《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有66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和化学原料等,这些物资如果要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并具备出口许可证,同时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供应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4月,美国再次要求这些国家禁运战略物资,并威胁要对那些不执行禁运的国家削减贷款;6月,美国又颁布法令,规定煤油、橡胶、椰油、铜、钻石、铅、银等11种货品,不得输往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全面分析形势以后认为,中国国家大、东西通路很多,帝国主义不可能把我们完全封锁住,而且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有矛盾,各国商人要赚钱,对于利润丰厚的生意,即使我们不做,他们还要做。因此,突破封锁是完全可能的。为了打开销路,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指出,有些东西可以让外商代销一下,并且准备赔些钱。为什么要赔钱呢?因为出口货物的价格决定于国外市场,而不决定于国内的生产成本。

——摘编自董志凯《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我国实施禁运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为打破美国禁运而采取的措施。
2024-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一五”时期,内地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而同期沿海地区的这个指标则由70.8%下降到67.9%。这表明当时(       
A.工业区域结构的调整B.经济建设重心的转向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D.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2024-04-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3年9月,周恩来总理同日本拥护和平委员会主席大山郁夫会谈时便表示:“我们主张恢复与世界各国的正常关系,特别是与日本的正常关系。”此时期内,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专门论述中日关系的社论。这一变化缘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C.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D.中苏关系出现分歧矛盾
2024-04-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55年3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部建议浙江对合作社的数量进行压缩。浙江省委接受并贯彻了“坚决收缩”的方针,把全省农业合作社由5.3万多个收缩为3.75万多个。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革命存在着冒进现象B.发展生产的政策在浙江遭遇挫折
C.右倾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D.政府减缓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步伐
2024-04-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江南出现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一商人。他们“精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经济富裕的士绅更是铺张浪费,不仅居室“城中富室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植木周围绕以砖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普通民众“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

——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

材料二   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国货运动通过区分“国货”与“洋货”,将民族观念与消费文化联系起来,最终塑造了近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

材料三   “一五”计划时期,党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短短5年,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指标的17%以上,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向前发展,积累资金909.2亿元,并把它全部用到生产和建设事业中。而且,节约运动还向人民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也要求党政军群负责人员视察、休养、旅行时,地方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鼓励各级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节约运动要求工业企业订立各种技术规程与操作规程,不仅要完成计划数量指标,还要完成质量指标;企业领导必须把节约的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学习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学会财务管理。

——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中后期社会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国货运动日益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钱大昕1955年所创作的宣传画《努力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们幸福生活打下基础》。该画(     

A.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B.体现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反映了工业实力的全面提升
2024-04-18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能够决定人们的行为偏好,因为人们是在游戏规则之下做出选择的。“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1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工业是重点,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以上材料根据《中国现代化历程》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特点,分析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是1957年与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对照表。该时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     
工业产品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与1952年相比
合计增长(%)年平均增长(%)
135万吨535万吨29631.7
生铁193万吨594万吨20825.3
发电量72.6亿度193亿度16621.6
煤炭6649万吨13000万吨9614.4
原油43.6万吨146万吨23527.3
水泥286万吨686万吨14019.1
棉纱65.6万吨84.4万吨295.2
棉布38.3亿米50.2亿米316
A.缘于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开展B.实现了工业材料和设备的自给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D.改善了过去不合理的经济布局
2024-04-13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