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中国年轻男女们一时间纷纷穿起了藏蓝色的工装裤,显得勤劳又朴素。同时期,女性还流行穿着“布拉吉”,它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女英雄卓娅就是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衣着体现了国家外交政策的转向B.就业取向决定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C.革命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D.服饰发挥认同和归属的社会功能
2024-03-27更新 | 394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5 综合冲刺专练(16+4模式)-【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开展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一个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另一个是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两个援助有着不同的路径和结果。由此推知(     

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苏援助皆为了振兴受援国经济
C.二者都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发展成果深受经济体制影响
2024-03-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1957年4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目为《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辉煌》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已经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B.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
C.工业落后的面貌逐渐改变
D.为三大改造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2024-03-27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天津市政府积极组织修缮城市房屋,动员建筑工人和积极分子成立义务修房组,并免费给贫苦市民和烈士军属修房,修房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节约和互助精神,取得较大成功。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成为共识B.贫富差距显著缩小
C.民众生活开始改善D.人民政权的优越性
2024-03-2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一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大量的部门发展计划,引导投资银行和金融与技术援助特别基金将资金流向瓶颈生产部门,如智利“促进生产合作委员会”通过“国家生产计划”引导电气化工业部门和钢铁、石油生产的发展;兴办大量国有企业,如1941年到1964年巴西新建国有企业120多家,其经营活动扩展到了全国40多个经济部门;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等保护本国工业和国内市场,增加工业部门的竞争能力,促进本国非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的发展。

——据杨新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摘编自剧锦文《国企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实行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24-03-26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3年9月,毛泽东针对国内采取何种工业模式时说:“抗美援朝是施仁政,现在发展工业建设也是施仁政。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这表明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发展重工业符合国家战略需要
C.社会主义建设兼顾民生改善D.工业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024-03-26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倒计时14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崇伦是鞍山钢铁公司工人,先后8次改进工具,并创造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内完成了四年多工作量,产品全部是一级产品。1954年1月,重工业部发出《关于学习王崇伦首创精神的通报》,2月8日,《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对王崇伦的首创精神进行了赞扬。王崇伦的首创精神(       
A.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根本保证B.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干劲
C.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需要D.促进“四个现代化”目标实现
2024-03-22更新 | 25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8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A.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4-03-22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为1950—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的相关数据(部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进口总额(亿美元)

机械设备进口占比(%)

生产原料进口占比(%)

1950年

4.86

22.5

60.9

1956年

14.32

53.6

38.0

A.工业化建设顺利开展B.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C.机械化生产基本普及D.对外贸易实现顺差
2024-03-2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观察如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三个“高点”出现共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政策变革或调整的推动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
2024-03-20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秘籍02 中国近现代史抢分专项 · 选择精练60题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