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2021-09-27更新 | 5162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 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2021-08-16更新 | 184次组卷 | 48卷引用:辽宁省海城市同泽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克服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21-02-01更新 | 77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荣获2019年“共和国勋章”。关于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的回忆有误的是
A.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为全国人大代表B.1953年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由此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 201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5日上午闭幕,会期10天半。关于两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1954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结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019-12-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1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土地改革的进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
国有及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7.6%22.4%
1997年26.5%39.1%17.9%18.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1962年,1966~1970年两次农业总产值下降的共同原因。总结这两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列举此时期我国主要经济建设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7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
2019-05-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校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你认为他们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A.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B.中国现代化进程
C.改革开放传来的巨变
D.两岸关系的发展
2019-05-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摘编自《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等

材料二   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晚清至民国,茶馆成为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茶馆是人们消闲、打盹儿的自由天地和评书、杂耍的表演场所,也是说买卖的民间交易所,还是讲道理、断公道的民间公堂。人们在场馆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及摆龙门阵,不分生人、熟人,不管是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民国三十几年,社会不稳,茶馆忌谈政治,墙上往往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1950年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再加上政府通过登记、税收、规章等方式加以限制,成都茶馆逐渐衰落。

——摘编自贾玉英《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述评》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酒馆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