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反映出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D.再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盛况
2 . 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中的“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 1957 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 (   )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导致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2019-11-11更新 | 178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 1954年福建召开全省侨汇(海外华侨华人汇回国内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鼓励侨汇业“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政策
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否定
C.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
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7 .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2019-01-30更新 | 2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2019-01-30更新 | 1486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4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制法》,它把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总数又增加1倍,达到450万人。不过,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斥在选举大门之外。1885年1月,议会通过了《重新分配议席法》,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对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在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21岁。

——《英国的议会改革》

材料二   到1952年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真分析了抗美援朝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形势,得出了中国将面临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的正确结论。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决议在1953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3年12月,毛泽东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最后的、完整的阐述,这样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明确了。到1954年下半年,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宪法草案的制定等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一届全国人大为什么在1954年召开》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普选改革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届全国人大在1954年召开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普选权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