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接收的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破坏、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基础设施薄弱的烂摊子。通过执行国家的财政工作决定,1950年财政收支相抵后仍然结余10.6亿元,到1951年全国财政收入达124.96亿元,到1952年年底的时候,我国经受住了朝鲜战争和帝国主义禁运的压力,在经济领域站稳了脚跟。19512月,周恩来在主持中央军委会议时指出:“现在看来,朝鲜战争会拖下去,不是一两个战役即可结束的,我们只能一面作战,一面建设国防力量,一面恢复经济,把作战与建设结合起来,边打边建设。”随着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和停战谈判的开始,边打、边建、边稳政策中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了,这样发展国内经济就成为新中国的当务之急。

——摘编自景红霞《苏联与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决定于1953年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不仅是发展的计划,而且是体制变革的计划。它是我国过渡时期的战略步骤之一、指导方针就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19531957年)计划是一个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不但包括经济建设划,还包括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方面包括工业、农业、运输和邮电、商业以及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社会建设方面包括培养建设干部,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一五”计划的宏伟蓝图基本上得到了实现,它是计划经济时期完成情况最好的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率高达84%,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

——摘编自鄢小龙、胡鞍钢《中国十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定“一五”计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影响。
2024-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到1952年,中苏贸易额由1950年的3.38亿美元增长到10.6亿美元。党中央利用香港、澳门千方百计从西方国家进口我国急需的一些物资。1951年到1954年,我国对香港的贸易量分别占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62%53.4%41.5%37.8%;从1957年起,我国每年举办两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比1950年增长2.9倍。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日、荷、英、意、法、联邦德国引进11个成套设备。1973年,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引进四十三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和单机方案”。

——摘编自王晓峰《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视野中的新中国开放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的一五计划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譬如,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以占基本建设总支出7.5%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国家在财力上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改善民生。“一五”时期,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国家财政收入共为1354.9亿元,国外贷款为36.4亿元,外债仅占总收入的2.7%。

——摘编自董志凯《“一五”计划与156项建设投资》

材料二   ……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增长的,奖金可以适当增加;未完成国家计划,纳税与利润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适当减发或停发。

……企业内部使用奖金的形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记分发奖、浮动工资、计件超额工资等形式……要体现出鼓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奖励超额劳动的精神。……企业应按上级核定的比例,分别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企业发放奖金应从提取的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准挪用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发放奖金。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发放奖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式工业化的特点,并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角度来回答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八十年代国企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企改革的意义。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现代漫画家英韬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漫画《特快列车》。该漫画(       

A.揭示了“左”的错误对社会发展的危害B.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C.强调工人在工业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D.反映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视
2024-04-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一五”计划编制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主要活动
1951年5、6月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对“一五”计划进行了粗线条的试编
1952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一五”计划轮廓问题同苏联商谈情况的汇报,并讨论“一五”计划的方针和任务
1953年6月国家计委结合苏方意见和援助情况,对《五年计划轮廓草案》进行了初步总结和修改
1954年6月底陈云就五年计划纲要初稿的有关问题向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汇报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
A.经济建设具有照搬苏联模式的倾向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艰难开展
C.“一五”计划在编制过程中逐步实施D.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建设体系
2024-04-21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是1957年与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对照表。该时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     
工业产品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与1952年相比
合计增长(%)年平均增长(%)
135万吨535万吨29631.7
生铁193万吨594万吨20825.3
发电量72.6亿度193亿度16621.6
煤炭6649万吨13000万吨9614.4
原油43.6万吨146万吨23527.3
水泥286万吨686万吨14019.1
棉纱65.6万吨84.4万吨295.2
棉布38.3亿米50.2亿米316
A.缘于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开展B.实现了工业材料和设备的自给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D.改善了过去不合理的经济布局
2024-04-13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61年9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在参访完包头、太原、延安、三门峡、郑州等地后,蒙哥马利表示,这次访问“使我了解了整个国家自解放以来所获得的进展”,“它向我表明过去的十二年,中国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蒙哥马利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     
A.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破西方封锁B.中共八大正确指明了前进方向
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满足农民需求D.“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建设基础
2024-04-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三大改造期间,江西某地供销社主任,因阻止公私合营的货店商贩在乡村集市销售商品,而受到民众控告。最后政府支持了货店商贩。这是因为(     
A.供销社的行为符合政府的规定B.公私合营最终被政府改造成公有制
C.货店商贩的行为属于合法经营D.公私合营改变了江西商业滞后面貌
2024-04-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一五”计划期间,黑龙江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10.3%。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后改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是我国第一个直升机、轰炸机制造厂。据统计,这一时期黑龙江省共有207个全国第一。这说明黑龙江(       
A.最早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苏联援助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D.工业发展起步早但后劲不足
2024-04-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57年福建工业总产值达到8.57亿元,比1952年翻了一番;工农业产值比重由29.7:70.3变为37.6:62.4。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福建近海,内外交通方便B.“一五”计划的执行
C.福建是侨乡,回国华侨多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24-04-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