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一五”计划规定,在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427.4亿元中,农林水利等为32.6亿元,占7.6%,工业部门为248.5亿元,占58.1%,其中轻工业占工业总额的11.2%,重工业占88.8%。这反映了该时期党和政府(     
A.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改造
C.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总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强调:“交通运输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经过努力,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翻了一番。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交通建设的意义。
3 . 下图所示为1954年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幅画报,主题是“练好身体 加紧生产”,画报描绘了工人们在空地上一起进行身体锻炼的场景。该画报意在表达
A.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一五"计划取得辉煌成就
C.人民热情投入工业化建设D.全民健身成为社会新风尚
4 . 1956年12月,毛泽东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毛泽东意在强调
A.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遗留问题B.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认识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5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

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指的是什么?
(2)请列举3个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历史事实?
(3)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五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回答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坚持道路自信?
2021-12-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表(摘编自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导致这一时期粮、棉、钢、煤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煤产量
1952年1.64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0.65亿吨
1957年1.95亿吨164万吨535万吨1.3亿吨
增长19%26%296%100%
A.恢复国民经济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实施D.抗美援朝
7 . 截至1957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加了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国民经济的恢复
C.“八字”方针的提出D.三大改造的完成
8 . 下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当时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得以确立B.人民渴望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逐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6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九福乡长福村最后一户单干村民朱文章从拒绝入社到主动入社的过程。以前他认为“有耕牛,吃、用、花三不缺,还管什么合作化不合作化呢”,因而拒绝入社。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社员收入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并且合作社在他家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使他决心加入合作社。这一报道
A.说明了生产关系调整的合理性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C.对社会主义改造有动员作用D.反映了作者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认同
10 . 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2018-01-03更新 | 551次组卷 | 3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