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图片创作的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评析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30更新 | 429次组卷 | 6卷引用:题型03图表写历史短文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建国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农业合作社里的老社员》。该画作反映出当时我国(     
A.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B.农村开始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2022-09-27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专题1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实施70周年-备战高考历史复习之周年热点链接演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北京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在当时彭真市长的建议下,成立了国药研究所,开聘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从事中药剂研究。1953年,研究所成功研制出银翘解毒片、香连左、女金子片和黄连上清片等四种片剂,改变了中药没有片剂的历史。乐松生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保护,他对公私合营的事也积极起来了,1954年,乐松生带头向国家速父了公私合营申请。同仁堂的工人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感觉一下子就解放了。在国家的扶持下,同仁堂像中国其他中药企业一样,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简单的于工操作逐渐被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设备所替代。结果是素以“质高价昂”知名于世的北立同仁堂成药,在公私合营后连续几次降价,成为质高价廉的产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列欢迎。

——摘编自李建勋《民族工商业改造,老店同仁堂新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北京同仁堂率先进行公私合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50年代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的影响。
2022-09-10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随堂练习A卷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年计划

材料 从1953年起中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截止目前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五年计划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至深。下面是部分五年计划(规划)的目标关键词。

一五计划
(1953年——1957年)
工业计划每年增长15.5%;集中建设156个项目;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超英赶美。
二五计划
(1958年——1963年)
重点抓粮食、钢铁等生产建设;完成工业化,将15年的赶超英美变成10年,之后又降2年至3年;实现 “四个现代化”。
六五计划
(1981年——1985年)
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巩固、提高方针;战略步聚分两步走;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争取达到5%%。
八五计划
(1991年——1995年)
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速度原计划为6%,1993年十四届二中全会建议修改为8%——9%。
九五计划
(1996年——2000年)
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计划
(2001年——2005年)
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摘自《发展》(2010年第十二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年计划(规划)的认识与理解。
2022-08-11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题型06历史理解、阐释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排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     
A.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B.提高了军、烈属的优待标准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D.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2022-07-29更新 | 1335次组卷 | 1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
6 . 下述数据说明1956年底,全国农村和城市的一组数据(     
项目农村入社户手工业者入社私营工业者入社人数私营商业者入社
比例96.3%90.49k99.06%85.8%
A.新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我国私有制度已经被取消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巨大
2022-07-23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题型02数据类选择-【核心素养+增分题型】致胜2023年高考历史提分专项训练(新教材地区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5次组卷 | 7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是新中国的一组年画作品。这折射出当时我国
A.工农业结构按比例协调发展B.农民生产自主性得到提高
C.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D.农业生产机械化已经普及
2022-06-26更新 | 51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小题狂练-二轮自创专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9 .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

观点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庄子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

荀子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

材料二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着手来表述他们自己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这种环绕着土地而引发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和处理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条脊骨。

案例举证: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汉为护农计,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号召下,情愿离开“狭乡”远涉关山去到“宽乡”落户的人们,是北魏的自耕农;至唐前期,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为了改变“千年田八百主”的小生产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改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编自《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季羡林语)

徜徉于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仿佛置身于绿波清秀的山水画卷。从高处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背倚黄山余脉,四周山水与粉墙青瓦融为一体,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哲学高度,堪称文化与环境协调融合的典范佳构。

——节自《世界遗产在中国》等

(1)人地关系,也是天人关系。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在老子看来,天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难”和“易”“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请说明庄子“齐物”追求的精神境界。
(2)在人地关系的图景中,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或政党通过田制改革,调整人地关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说明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造”的内涵。
(3)阅读材料一二三,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对人地关系的认知,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和政策面向,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重农抑商”。结合所学,阐述这一为历代王朝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在汉代商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②从人地关系的认识出发,分析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安徽宏村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结合所学,说一说其巧夺天工的“中华一绝”是什么?试对其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卧牛形村落布局予以描述。
2022-06-14更新 | 2378次组卷 | 1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年初,一份关于初级合作社组织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该方案明确规定要为妇女保留一定比例的领导席位,要求对产后妇女采取保护措施,呼吁要在农忙季节建立托儿设施,保证男女同工同酬。该方案意在
A.打破传统伦理秩序B.推进农业集体化
C.突破男尊女卑观念D.保障妇女的权益
2022-06-04更新 | 76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小题狂练-二轮自创专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