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950年——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这可以反映出(     
时间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细粮亿公斤)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3806.50494.54443.8850.6613.00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 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A.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B.工业建设反哺农业生产
C.农业生产组织规模扩大D.农业生产支援国家建设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后7、8两月头条新闻的统计数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分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人民生活会议新闻涉外新闻公告性新闻总计
数量3155214461
A.体现新闻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求B.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
C.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做好舆论准备D.受到了向苏联新闻模式学习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下表可知当时(     
年份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1949年326
1950年384
1951年420
1952年461
1953年510
1954年535
1955年575
1956年610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遭遇挫折D.农村生产关系超前调整
2023-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选择考预测风向卷(一)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A.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4-03-22更新 | 1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1950—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的相关数据(部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进口总额(亿美元)

机械设备进口占比(%)

生产原料进口占比(%)

1950年

4.86

22.5

60.9

1956年

14.32

53.6

38.0

A.工业化建设顺利开展B.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C.机械化生产基本普及D.对外贸易实现顺差
2024-03-22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1950—1956年国有企业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百分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型
年份
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各项税收78.7864.9256.1656.1253.9151.1350.28
国企收入13.9824.4432.9335.9640.6344.9147.92
其他收入7.2410.6410.917.925.463.961.80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D.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2024-03-14更新 | 12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南娄底·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表是1953—1955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与内地的投资比重表(资料来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据下表推知,当时(     
1953—1955年
合计
其中*
沿海内地
总计
其中:工地
建筑业
地质勘探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44.5
44.7
47.6
22.5
29.3
37.7
55.4
52.4
55.3
47.0
76.2
52.1
62.3
44.6
*沿海与内地的比重相加,不等于100,因为少数单位的部分投资不便按地区划分。
A.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实施的效果明显B.工业建设地区分布失衡得到了扭转
C.国家注重国民经济比例的综合平衡D.国民经济的地区不平衡性有所改善
2024-03-01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
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
比重39.6%22.7%31.3%
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
C.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D.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2024-02-28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49—1978年我国产业政策演变的相关内容。

阶段

主要产业政策

1949—1957年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引进和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1958—1962年

①“以钢为纲”
②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

1963—1978年

①注重石油工业的发展
②把三线建设、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据表可知,1949—1978年间我国产业政策重在(       
A.巩固农业的基础地B.发展西部经济C.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D.优化产业结构
2024-01-22更新 | 31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B.为加快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准备
C.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D.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依据
2022-11-19更新 | 42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