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
B.探索新型工业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2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3 . 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入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4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5 . 上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行B.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
C.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6 . 阅读1959—1961年中国煤、粮食、铁、钢产量曲线图(下图)。这表明()
A.重工业发展速度得到控制
B.工业与农业发展趋于平衡
C.“左”倾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D.工业生产遭到严重挫折
7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①②的年份分别是
A.1956年、1965年B.1966年、1975年
C.1978年、1987年D.1992年、2001年
8 .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五计划
②大跃进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改革开放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2019-10-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工业中心是钢铁和机械生产,而机械生产又决定于钢铁生产的发展。会议根据当前形势,对钢铁生产指标作重新调整,正式规定1958年钢的产量要在1957年的535万吨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这一规定
A.有利于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B.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的公有化程度
C.是落实“八字方针”的体现
D.反映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
2019-09-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62年,中共中央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明确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此后,人民公社数量较核算单位下放前增加了15534个,增加27.72%,生产队增加了895502个,增加19.58%。这一变化
A.克服了公社体制的弊端
B.扩大了人民公社的规模
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形式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