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为《1949—2018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A.①处增长率快速增长,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②处增长率明显下降,只因自然灾害的影响
C.③处增长率回升受改革开放等多种因素影响
D.④处增长率低速平稳,因国民经济发展受挫
2023-05-3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钢铁产量数据统计(单位: 百万吨)

国家

1880

1890

1900

1910

1913

英国

7.8

8.0

5

6.5

7.7

德国

2.4

4.1

6.3

13.6

17.6

法国

1.7

1.9

1.5

3.4

4.6

意大利

0.02

0.01

0.11

0.73

0.93

——数据整理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单位:亿元)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进出口总额

1978

3678.7

1621.4

355.04

1988

15180.4

5814.0

3821.79

1998

85195.5

34133.9

26849.68

2008

319244.6

131724.0

179921.47

2018

919281.1

301089.3

305008.13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表中欧洲主要国家1880年至 1913年钢铁产量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情况下国际局势的走向。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统计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27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大庆地区开始了城市化演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4月的统计,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

表:1960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一览表

人员单位分布松辽玉门四川北京新疆青海银川高校黑龙江解放军总计
人数5644629923951491831132016881116092947949705

注;数据出自《大庆市志》[M].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

材料二   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人口达70.95万。19791214日,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大庆第一轮总体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建设与油田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

材料三   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的减少了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分散式空间布局的影响,促使了各个城镇和中心村的协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材料一、二、三摘编自张满《大庆城市化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第一批永久居民的构成特点,这对大庆城市化演进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以后大庆建设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大庆建市以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6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统计,“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6年)与1953—197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数据对比如下表。几位高二同学分析了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1953—1978年平均7.98.26.0
“六五”期间平均11.011.09.7

A.甲: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
B.乙: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C.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丁: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框架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90年代,许多人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银行、证券等。进入21世纪,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职位。2010年以来,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我国的职业分类也不断调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2015年,重新修订时新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等职业。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3个新职业信息。

——据《改革开放40年,来看看我们的职业变迁》等整理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职业选择仍处于“统包统配”“毕业分配”“安置工作”状态,“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很难获得职业横向流动的机遇。”陈宇说,市场经济则赋予人们自主择业、创业、自由流动的权利,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给职场注入活力。

而信息时代也给雇佣劳动关系带来变革。“一个人不再固定从事某一项职业,可以身兼多职,实现劳动和职业的多元化。”近几年来,拥有多重职业的“斜杠青年”得到更多理解,“铁饭碗”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诠释着当前人们就业的特点。独立自主的职业观念悄然生发……

——陈宇《改革开放与中国职业变迁观察》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变迁”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8 .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进行了三波改革,但都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苏联相比,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劳动力75%在农业部门,苏联75%在工业部门;苏联已将社会保障网扩展至城乡全体劳动者,而中国享受保障的只有占劳动者总数20%的城市劳动者。这些数据反映了(     
A.苏联的社会保障优于中国B.中国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C.中国的改革成就高于苏联D.中国的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2024-03-25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78年和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数据一览表(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编制)
项目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经济总量城镇化率外汇储备
1978年3679亿元381元355亿美元1.8%17.92%1.67亿(居世界第38位)
2017年82.7122万亿元59660元27.8万亿美元15.1%58.52%3.139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引起这些变化发生的政策性因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23-07-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约9%(第2位),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反映了(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经济发展闸门
B.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C.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经济成就辉煌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经济崛起助推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