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历史风云千头万绪,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与脉络既有益也有必要。历史学家王红生在其著作《二十世纪世界史》中,力图通过如下一些概念建构阐述20世纪世界史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资本主义”。20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世纪。

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

第三个概念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20世纪成为东方社会思想的主轴。

第四个概念是“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概念相比,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独有的概念。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围绕20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做好中国事情,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学校与展览馆合作,举办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就展。你作为学校派出的讲解员完成下列工作

第一部分:“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展区

图1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一大后期会址)图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示意图

图3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图4 1949年开国大典
(1)以四幅图片为线索,向参观者介绍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展区

材料一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根据材料一、二,给参观者介绍邓小平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

第三部分:“习近平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展区

图5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图6“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图7港珠澳大桥                            图8 2018年习近平在南海检阅海上编队
(3)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给参观者介绍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主要表现。
2024-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最初指对知识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憧憬。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被视为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的开山之作。伏尔泰主张放弃以往历史中对偶然事件的叙述,而保留其中描写风俗习惯的材料,从而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构成整幅连贯清晰的图画,并“力图从这些事件中整理出人类精神的历史”。在伏尔泰看来,人类精神的历史展现了从蒙昧到启蒙即文明的发展过程,所有民族概莫例外。为此,他不仅叙述了欧洲史,还叙述了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等亚洲民族的历史,其文化史或文明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视野。伏尔泰借自然规律论证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大海不可能覆盖于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之上,那样的看法是同万有引力和流体静力学定律相抵触的。”

——摘编自徐浩《西方文明史比较中研究范式的转变》

材料二   “现代化范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但此后至40年代“革命史范式”占据了史学界的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陈旭麓等历史学家对“革命史范式”的主要线索提出了质疑,“现代化范式”进入复兴时期。以罗荣渠、章开沅为代表明确了“现代化”概念的含义,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定位。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史独霸的地位,兼顾了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外交史、科技史、妇女史等领域的研究,还开辟了城市史等新的研究领域。现代化研究的开展,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引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如“非农业的相对迅速增长,商业化和国际市场联系的日益密切,积极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增长,城市化及与此相应的人口流动,多层次的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收入分配渐趋协调平衡,组织与技能专业的专业化与分衍;科层化的发展,群众政治参与程度的增进,国民生活水平与生活素质的提升等等。”

——摘编自康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历史观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研究“现代化范式”复兴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中国现代代史线索社会主义经济探索(2)
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以____为中心,实行____的总方针
实质: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
(2)1979—1983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
A具体措施:
①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
③建立乡镇企业
B作用:
①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增加了农民收入,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3)1984年以后
城市改革时期
①改革内容:是对城市的国有企业进行国企改革。通过对企业的所有制进行调整,使国企大量私有化
②改革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
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由此进入到深化期。
21世纪初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意味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建成,也标志着现代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

2022-10-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后发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赶超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其理想路径是从技术引进开始,历经复制性模仿、创造性模仿,最终实现自主性原始创新。图2是作者绘制的后发国家实现自立自强的模型图。

——摘编自周代数等《迈向科技自立自强》

结合相关历史知识,紧扣图2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8日到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1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7 .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胡绳和陈旭麓的相关研究与论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代表观点

基本主张

“三次革命高潮说”1954年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新陈代谢论”陈旭麓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中,把1840-1949年11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建构了其以“新陈代谢”为旨趣的近代史新架构,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7-0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但是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一个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还有一个是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刘振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表(1978-1984年)
年份事件
1978年12月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规模的城市改革拉开帷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得以解决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
2021-12-04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10 .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