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入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美国南方的黑人,饱受经济剥削、种族歧视和债务之苦,有些人就离开农场出去闯荡赚薪水,以求温饱。他们顺着水路或者沿着铁路,去往北方扩张中的商业或工业中心城市。在20世纪10年代末,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就业需求,大批新移民纷至沓来,北方城市的黑人社区发展尤其迅速。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024-06-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8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1998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展览《历史的丰碑——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7月,《人民日报》先后开辟了“喜看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特稿”等专栏。1218日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召开改革开放纪念大会。

200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举办了以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和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此外,国家还发行了金银纪念币和纪念邮票。新浪网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抒发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之情。

201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周年纪念具有了党和国家典礼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追思性、庆祝性的典礼仪式,这些仪式作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一道发挥着特殊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徐沐熙《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和国家举办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作用。
2024-04-01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二   1978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2)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作出这次变革决定的是党的哪次会议?概述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中中共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
领导人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______
邓小平______
江泽民______
胡锦涛______
习近平______
2023-1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建国初经济混乱和基础薄弱的国情,陈云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对财政经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又根据当时的实际国情制定了与我国当时国力相适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时期,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钢产量指标,提出了关注民生的主张。在稳定物价时,他并没有主张直接动用政治手段,对投机资本家进行管制,而是通过调运粮食、物资的手段,利用经济规律的本身来实现对物价的稳定。在推行统购统销时,努力缩小“剪刀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敏锐地发现人民群众的各种不满意现象,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陈云提出了“鸟笼”问题,即捏在手里的鸟会死,只有让鸟飞,它才能一直活着,但是没有笼子鸟会飞走,要让鸟在笼子里飞。在参与撰写“六五”计划稿时,陈云指出:“打破‘铁饭碗’是一场革命,其意义不下于公私合营……各个方面都搞活了,内在动力也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同时他还指出:“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补贴,必须遵照一定限度”,否则国家将“无法集中资金办大事”。在环境问题上,陈云强调环境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不可先污染后治理,并提出三大举措: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环保节约工程项目;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在农村生产责任制推广后,陈云反复强调:“郊区要计划种菜,养猪要派任务,烟草种植面积不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减少。”此外,陈云还指出: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设,并强调在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时,中国不能依附于他们。

——摘编自刘洋《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陈云经济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当代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具体的发展时期:(1)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经济形态转变和国民经济由恢复走向发展的时期。(2)1957年至1966年,是全面进行经济建设和第一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出现严重挫折的阶段。(3)1966年至1978年,是大批判、大动乱带来大损失,经济的曲折、片面发展和实现拨乱反正的阶段(4)1979年至1984年,是经济建设走上改革开放轨道和较快发展的阶段。(5)1984年至1991年,是推进和扩大改革开放的阶段。(6)1992年至2000年,是深化改革、理顺机制和经济建设开始腾飞的阶段。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的重要会议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如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7 . 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1)结合所学在答题纸完成下列“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表格。
国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法国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法国①________三权分立原则;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法国卢梭②________③________
德国④________人非工具;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材料二 图片历史: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材料二中三位历史人物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分别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近代历史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2023-06-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通过革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厘革其甚害者,其一曰: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陛下初即位,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发起者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述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9 .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以后,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简史》对改革开放的进程做了系统论述(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一章改革开放拉开大幕
第一节
第二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第三节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第四节调整经济政策与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第五节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第六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延安时期,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制度上的探索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两朝……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 清代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贸易商品流通值呈直线上升。但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趋势是内向保守,以禁为主,并从未间断,有时还出现重大发展。……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贸易活动中,西方诸国都表现了偏重中国物品的倾向,使中国常常处于贸易出超地位。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据统计,1864年中国的洋货进口额为4 621万海关两,1880年为7 929.4万海关两, 1894年为16 210.2万海关两。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其中棉纺织品和棉纱自 1884年后逐渐在进口总额中占据首位,其销售市场由华南沿海口岸逐渐推广到华北、东北和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棉花、蚕桑、茶、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外贸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次年,中央批准广东和福 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外贸新政策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开。一方面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

——摘编自余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 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