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河北邯郸钢铁公司紧抓成本管理,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让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由此可见邯钢成功的关键在于(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B.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C.市场经营机制的深度引入D.国家宏观调控加强
2023-05-06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B.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完善
2023-04-25更新 | 40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然而在此之前,“乡村振兴”的步伐实际上从未停止。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上塘镇的“春到上塘”纪念馆。改革开放后,通过村民的努力,上塘镇成功摆脱了过去穷困的状态。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春到上塘》,专门赞誉上塘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上塘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是由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C.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D.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江农村四十年变化专题调查汇总

项目过去现在
变化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家家像个小商场
变化二胸无大志,满足现状求知、求乐、求美、求富奔小康
变化三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走出国门,远离家门
变化四合养一头牛不如独养一只狗联合经营优势互补
变化五传统的家长制谁有能力谁当家
变化六河荡精养(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放养(2008年开始)
变化七三水干部(上世纪60年代被人们赞誉为“三水干部”,即早晨一身露水,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带头致富(“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党支部的“一把手”。农民觉得能带头致富的便是“才”,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便是“德”)
变化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相融,共享共存
变化九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头发白七种八养九行档
变化十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土地分到户,家家是干部

——摘编自陈仲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吴江农民思想观念深刻转变》


从材料中提取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5 . 从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到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这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十年。这十年最大的成就是(     
A.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
C.开启了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确立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2022-10-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6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7008次组卷 | 8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7 . 1980年至1982年,浙江温州个体经济发展很快,一些具有一技之长,勤劳肯干的人迅速致富,出现了以五金大王胡金林、螺丝大王刘大源、电器大王郑元忠为代表的八个领域的致富样板,号称“八大王”。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整顿经营秩序的通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人,温州“八大王”均在此列。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城市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过急过快
B.传统体制和观念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C.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
D.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趋于保守
2022-05-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8 . 下图主要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B.意识形态调整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C.改革开放以来国营企业的发展备受重视D.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法规体系完备
2021-11-25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021-10-03更新 | 30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精英对抗赛历史卷
10 .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一五”计划指出:“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其目的就是在于求得建立巩固的国防、满足人民需要和对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部分五年规划(计划)发展目标简表

“六五”计划(1982年通过)
继续贯彻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九五”计划(1996年通过)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规划(2006年通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枃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规划(2016年通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为什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一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规划(计划),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发展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1-09-06更新 | 3530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