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政府财政压力的缓解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D.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2024-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当时俄国存在的关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背叛社会主义的言论,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以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经济实践为案例,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商品交换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强调:“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全面实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而活跃和发展城乡经济。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是在不断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商品经济理论探索和实际政策试验的相结合。

——摘编自张雷声《列宁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

材料二   为了澄清人们对市场与计划的模糊认识,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此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他又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摘编自罗英《探究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言论中“进步”与“后退”的内涵,并分析列宁发表上述言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关于“市场与计划”谈话的目的和内容,说明该谈话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从1984年开始,浙江、湖州先后分两批推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其中第一批有湖州机床厂等8家企业,第二批有湖州钢铁厂等24家企业,使厂长较好地行使了生产经营权; 另外,在湖州丝厂、湖州绸厂等4 家工业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试点,都取得了预期成效。可知当时湖州(     
A.湖州企业改革效益引领全国B.重视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C.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D.开始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2024-03-22更新 | 61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92-1995年我国民营企业(私营)发展概况表(部分)。这反映出(       
年份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产值
户数(万)比上年增长%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金额(亿元)比上年增长%金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199213.629.523226.122179.720539.5
199323.7970.437360.8681208.1422105.9
199443.2281.764873.71448112.61140170.1
199565.4551.495647.5262281.12295101.3
A.经济体制改革助推民营企业壮大B.改革开放刺激中外合资企业腾飞
C.中国入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D.科技进步带动民营企业升级换代
2024-03-18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84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并采取了更加积极扶持的政策。此后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工业经济“半壁江山”、财政贡献“五居其一”。这表明(       
A.城乡差距呈现缩小趋势B.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变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7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计划体制下,中国流通组织的经营范围不仅受国内外市场划分的限制,而且其本身所有制单一,在计划管理和行政审批严格限制下垄断经营,流通组织事实上是国家分配物资的手段和工具,基本没有经营自主权,当然也谈不上企业的经济效益。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首先,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1993年,撤销原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主管全国商品流通,结束了生活资料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长期分割管理的局面。1998年,根据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决议,将国内贸易部改组为国家国内贸易局,作为商业流通行业的主管行政机构。其次,颁布和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与商业、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再次,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截至1996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粮食等商品储备以及管理机构。最后,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机电、金属等行业都建立了全国性专业协会;出现了审计事务所等专业性服务中介机构和中国劳务公司等从事经纪业务的经营性企业。

——摘编自裴长洪、彭磊《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024-03-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义乌----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目前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文明城市等。

义乌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

时间段/年核心特征内涵
1978-1992市场化通过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推动全市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1993-2002城市化依托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途径,促进全市由农村市场化、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城区经济主导转变。
2003-2008国际化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商汇天下,货达全球。

——摘编自钱泓澎《多重制度逻辑下义乌模式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义乌模式”为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决定(     
A.体现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
C.肯定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的实质D.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10 . 1980年,重庆市提出并推行“商业四放开”“工业五自主”措施,即让国有商业企业在经营、价格、分配、用工上有自主权,国营工矿交通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定价、劳动用工、内部分配、技术改造上实行自主。这些举措旨在(     
A.加快改革开放步伐B.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C.优化国民经济结构D.全面推动国企改革
2024-02-2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南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11次模拟考试暨一轮复习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