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22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南沙要与港澳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包括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等。此方案说明了(     
A.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消失B.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C.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已形成D.世界经济主导权发生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近期,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系列全球性政党盛会成功举办,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发展观、合作观、友谊观,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国际威望。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     
A.推动了大国协调合作发展的战略B.积极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C.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D.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5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扫盲运动掀起新高潮。到1957年,全国有两千多万人脱盲,有一百多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下图所示为扫盲运动期间吉林省长春市范家店区农民业余学校颁发给识字班学员的“识字证书”。上述史料可用于佐证(     
   
A.工农群众社会政治地位发生变化B.社会主义建设条件有所改善
C.文教领域“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D.“科教兴国”战略社会基础扩大
2023-06-1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4 . 21世纪以来,我国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纳米催化、极地研究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且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能运用前沿技术和引领产品创新的企业。这反映了当今我国(     
A.实现了科技强国的目标B.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D.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与职业学院两种类型的院校。1919年后德国颁布一系列诸如《职业教育法》、《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总协定》的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完备详细。“双元制”为学生提供很多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在生产实践的一线平台学习,既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又能快速发现和掌握新的学问。2003年,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中企业投入103亿欧元,国家投入56亿欧元,企业占72%。

——摘编自吴建国《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法治化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还没有系统化,没有广覆盖,配套性地方法律法规少。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以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为主,知识与现实工作联系不紧密。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投入的比例,几乎都在11%~13%之间徘徊,远低于国际上25%的比例标准。当前我国财政性经费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摘编自孙希《中外高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比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 . 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粤港澳三地迈出融合发展的坚实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在新时代将成为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这些措施的实践(     
A.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B.有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C.践行了基层民主自治D.得益于“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形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中,我国提出的原则是
A.“真、诚、亲、善”B.“真、实、友、诚”
C.“真、善、美、诚”D.“真、实、亲、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在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0.5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7万亿美元,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三名;10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53.1%,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这体现了中国(     
①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③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④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力明显不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有海防而无海战”“晚清统治者特别是洋务人士看到了发展海军对于民族生存和维系统治的重要作用“主张购船买舰”发展海防,他们认为“只要‘修我陆战之备’‘不必争利海中’”“若与敌争逐于海洋之中”没有胜利的把握,因此“对外敌的海上入侵‘不必与敌战于海’”,海军作战方针应是“不争大洋冲突‘只专海口严防’”“无事扬威海上”,有警时收进海口“以守为战”,洋务人士强调海疆防务,宣称“战不如守”“而守即为战”“普遍缺乏运用海军去保卫中国领海”争取制海权的观念,“防口守岸”的消极防御思想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海军作战指导思想。

——摘编自《李文忠公全书》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新时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能力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6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军战略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海军发展不同于晚清之处。
2022-11-26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负责建设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的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在推进项目时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切实履行环保义务和社会责任,保护沿途环境、动植物和历史文化古迹等。该项目于2019年获得巴西最权威的可持续发展奖项———“社会环保管理最佳实践奖”。这一事件(     
A.有利于改善拉美地区的民生B.提升了“一带一路”项目的国际形象
C.完善了中巴高质量合作机制D.体现了中巴经贸合作互利互补性较强
2024-01-15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