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从改革开放起步到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的交流由来已久,隋唐时期,周边地区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影响日本、越南和朝鲜,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借助于发达的对外交通,隋唐王朝还与更广范围的地区有了联系。中亚、西亚和非洲出土了隋唐铜镜、钱币和瓷器,中亚地区城市的建制布局亦同于中原城市。隋唐时期,以中原王朝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最终形成。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殖民者、传教士纷纷东来,并开始系统地翻译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经典,但这些典籍的翻译往往参杂着片面性与民族偏见。此时,王韬,陈季同,辜鸿铭等人注意到东学西渐的重要性,着手中华古代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陈季同以欧洲人的写作风格,写就《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等书,记述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并指出西方文明与远东文明之间的异同。辜鸿铭着手西译儒学经典,如《论语》《中庸》。中国学者所做出的努力,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史革新《略论中华文化在晚清时期的外传》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唯一流传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文明。中华文化不仅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而且长期以来以其高度的文化发展影响着周边地区的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与前提。

——摘编自张西平《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新尝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中国对外影响力较强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东学西传的背景,简析国人翻译中华文化典籍的重要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30年代初,知识界发起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形成一股强劲的现代化思潮,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刊载大量有关现代化问题的文章。

材料一中国农业,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生产技术的落后,经营方式的退步,已在任何独立国家之后;不,就是其它的殖民地国家,也比较中国要近代化得多了,我们知道其它各国,已跟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制造为化学肥料……别国已用了极大的电机设备作灌溉之用,中国还是利用着人力和畜力,天天向自然作汗血的挣扎。这一切农业生产的现状,正如以大刀抵抗飞机和坦壳(克)车一样,安得不落伍。

——吴觉民《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材料二机械要制造,日用品也得制造;电站要建立,人民住宅也得建立;森林要开采,游息的胜地也得修饰。现代化中国,一定不应当是为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整个的社会而现代化。

——亦英《现代化的正路与歧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大讨论”的历史背景。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关于现代化的观点,并予以评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取代“一边倒”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物资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封锁”很难获得,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此外,由于国内生产关系的变化,新兴国营进出口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首届广交会成功创办,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同时,也向世界表明新中国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

——摘编自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的广东迈出较大的步子。谷牧回忆道: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根据本省邻近港澳、商品经济比较活跃,对外经济交往历史悠久、祖居于粤的海外的华侨和华人为数众多等特点,对举办出口加工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讨论和论证,并在领导层中形成了一致意见。一九七九年四月,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并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治理显著滞后,贸易和投资规则碎片化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全球面临新的重大抉择。在新的重大挑战、重大机遇、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作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大决策,这距1957年首届广交会恰好整整一甲子。60年前,广交会是中国积极期待自身走进世界,让世界接受中国;60年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热情欢迎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容纳世界。习近平主旨演讲中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等重要论述掷地有声,国际舆论纷纷探寻其中蕴含的中国机遇、中国作为、中国贡献。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成为中国主动拥抱经济全球化、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生动诠释。

——摘编自刘建颖《多棱镜视角中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广交会创办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东在对外开放中首先“迈出较大步子”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当时经济特区的主要做法。
(3)举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除进博会外,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的重要举措两例。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举办进博会的重大价值。
2023-09-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材料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以商业活动和传教为滥觞的。丝绸既作为商品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引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古国的向往。之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对于这么庞大的帝国能维持政治上的大统一,儒家及儒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能被普遍接受,以及中国极少宗教战争等印象深刻且佩服。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外交官等写了大批报道和书籍,我国国际形象骤然失色。美国传教士描述“中国社会如同中国的景致一样,远看好看,近则臭气难闻。”在美国1870年间爆发了排华浪潮,中国人到处受歧视被排斥。“中国佬”、“中国蛮子”,“黄货”等贬词也由此产生。

材料二:1984﹣1985年,由于我国国内形势越来越好,改革成果显著,国外舆论纷纷变调。美国《时代》周刊评选邓小平同志为“1985年风云人物”,特辑则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该刊虽提到我改革中的一些困难,表示了某些疑虑,但总的调子是称赞改革,而且提到世界历史的高度,称我国改革是一项伟大试验,并大加肯定和赞扬。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的中国典论形象中,中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东方专制社会。那里践踏人权政治腐败道德堕落;它的经济的确在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20世纪中国的国际舆论形象,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结束。


(1)阅读材料一,解读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材料二中,国外舆论是如何评价中国的?简述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是怎样的?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哪些转变?
2023-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全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然而,由于旧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加上对日教育的政造着重于政治及教学内容方面,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意不够。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大批学生不愿意从事生产劳动。19508月召开的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点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1954年,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语指出,“中小学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应该从事工农业及其他生产芳动,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继而,中共中央宣传部、周恩来对中小学劳动教育都有过重要批示。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发布的部分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   

时间文件着眼点
1982《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培养劳动技术,促进就业
1986《“七五”期间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
发展规划要点的通知》
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1998《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实施劳动技能教育等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操
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和改进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5《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强调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祁占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提出实行劳动教育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教育有何变化。
7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邮政发行过许多丝路题材邮票,1985年,原邮电部发行《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图),一套4枚,此套邮票采用中国画技法,生动再现了古代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海上丝绸贸易。2017年,中国邮政发行《张骞》特种邮票,一套2枚(图),第一枚《凿空西域》,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雾在摆脱匈奴长年囚禁后仍心系使命,不畏艰辛继续前行的场景。第二枚《开辟丝路》,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骞遍访西域,与各国政权建立友好关系的场景。2017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一套1枚。邮票以论坛标识为主体,水纹、祥云分别代表海、陆丝绸之路,体现水利万物、包容、圆融的思想。邮票画面下方域市剪影结合了古代文明遗址与现代建筑,体现了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和平、发展与繁荣的共同愿景。

——高露、陆雪梅《邮票中的一带一路


材料二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报告称,一带一路交通项目可降低贸易成本,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实现整体脱贫令世界瞩目,中国经验为全球减贫提供了活教材

——摘编自翟东升《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减贫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邮票中“一带一路”彰显的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15世纪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近岸贸易,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区域性海上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1619世纪的跨洋贸易和环太平洋贸易,被赋予“丝瓷之路”“丝银之路”“香料之路”等不同称谓;第三阶段是19世纪末至今的太平洋贸易网络,相对分散、彼此孤立的区域贸易汇成一体。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赋予海上丝绸之路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和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摘编自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考》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对历史上曾连接中国与关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予以高度评价:“历史上,我们的先辈劈波斩浪,远涉重洋,开辟了‘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们要描绘共建‘一带一路’新蓝图,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把中国和拉美两块富饶的土地更加紧密地连通起来,开启中拉关系崭新时代。”

——摘编自钟卢《开辟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呈现阶段性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建跨越太平洋合作之路的理由。
2023-05-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9月—1940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19409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邓玲《从抗战时期重庆经济发展看今日重庆经济腾飞》

材料二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自身坚实的工业基础优势,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GDP增速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重点,实行新时代全面开放战略,落地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政策。重庆抓住机遇,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成为中欧班列"先行者":并且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弥补不利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对外贸易劣势。

——摘编自熊玉洁《“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重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直辖以来主要抓住了哪些机遇以促进自身发展。
10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掌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为主题开展党史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群英结党救中华

材料一


何红舟、黄发祥油画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2009年)


(1)“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绘画作品可以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为什么以“启航”命名。
【任务二】改天换地兴伟业

材料二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共八大召开
19491950195319541956
(2)材料二是某同学梳理的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兴伟业”的大事记年代尺,但是内容还不完善。请为该年代尺补充一件“大事”(包括时间和事件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大事”写一段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可以围绕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任务三】踔厉奋发向未来

材料三       “数”读非凡十年(20122022年)

序号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
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1016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4中任选两项相互关联的内容,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谈谈你的感想。(要求:写出关联内容的序号,主题明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