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它延续千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经由君士坦丁堡往来于欧亚大陆各地区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483-565年)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

材料三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兵临城下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兵力甚少。拜占庭人与主耳其大决战,激战了53个昼夜,5月29日被攻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3)从拜占庭帝国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2 . 西方的法治传统直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立普遍的、法的统治,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古希腊法治论的基本追求。苏格拉底誓死捍卫法律尊严的思想和行动,表达了他坚定的法律信仰。柏拉图晚年从人性的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法律对统治者加以约束。他说:“我现在要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把法治的有无提升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在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权力已经被套上了法律的枷锁。

——摘编自孙季萍《民主共和法治——古希腊罗马权力制约三大要义》

材料二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尔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摘编自【意】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关于法律的认识,分析它对希腊文明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政体的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罗马的法治精神对今天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2019-07-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七复习练习
3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在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严重冲击了被殖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政治上,殖民地国家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主权,忍受着外来的统治;在经济上,殖民地在失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资源的同时,还被强迫实行单一经济制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浪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埃及、墨西哥“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的代表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的最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有何影响?
4 . 某同学搜集了有关“桑地诺”“甘地”“墨西哥宪法”“埃塞俄比亚独立”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2022-08-29更新 | 805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A卷·基础过关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政治发展中,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和1258年的《牛津条例》等英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文件,是国王与贵族之间妥协的产物。1688年的“光荣革命”也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之间的一场妥协”。“光荣革命”给国王保留了行政管理权、决策权、大臣任免权等,这些权力必须在议会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方可使用,从而使英国避免了专制统治的危险,确立起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政体,也象征性地保留了君主。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案》,排除了天主教教徒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废除了国王的(法律)中止权和豁免权等;至此司法权得以独立。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判”和妥协是美国宪政的中心内容,是“原则与妥协”的对立统一。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在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上往往着眼于对现实利益的承认、尊重,使之可以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相比,美国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点。
2023-02-01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时间:16—17世纪
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成就:
代表成就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________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它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意义:形成了重视________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022-08-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7 .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关于“科学革命”的表述有误的是
A.哥白尼、牛顿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B.“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C.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D.科学革命形成了演绎一归纳的科学方法
2021-06-28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8 .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到达世界的中央的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归纳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表现。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客观评价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传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



图1 廷巴图克老城

材料二 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的指示(亦有一说是根据羽蛇神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水位较浅的特斯科科湖;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着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像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一座巨大的人工岛。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两城分别是古代哪一文明古国的都城?据材料扼要归纳影响两城兴建的主要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并据材料二,说明图二古城设计意图及其风貌。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19-03-01更新 | 530次组卷 | 18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