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古埃及)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以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材料意在强调(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是古埃及的支柱B.埃及统治者高度重视灌溉农业的发展
C.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D.古埃及人从迁徙逐渐过渡到定居生活
2024-03-22更新 | 360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珙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学界关于啤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学家在研究 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后发现,该器物尖头上的钻孔有大麦淀粉颗粒物残渣,这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大麦酿制的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说明(     
A.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知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科学研究更真实D.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希腊神话传说,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一座宏伟的宫殿,依据上述传说,该宫殿被定名为米诺斯王宫。该宫殿的发掘证实了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在该岛上居住的记载。这表明(     
A.文献记载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B.考古发现更新了历史认识
C.神话承载着人类对历史的记忆D.神话可以鉴别文献的真伪
4 . 传承与交流,是文明发展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贵于物。《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人有突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即人的生命价值比动物重要。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

——韩星《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材料二   在智者学派的推动下,哲学从主要研究客观自然界转到研究人和社会。这时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哲学思想是属于个人的脑力劳动,哲学家个人的品格、爱好和学识,甚至他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所能发挥的自由作用就可以大得多,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由于惯于归纳和概括历史和经验事实,善于分析和推理,对于以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前言》

材料三   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西方的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也陆续传入国内。中国出版业由此在晚清时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在“出版救国”思想影响下,章太炎、谭嗣同、蔡元培等对洋务派的译书阅读甚多,期望甚大;康有为曾经购买译书“以赠友人及自读者,达三千余册”;王韬评价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出版“采取广富而断制详明”。此外,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在客观上有助于扩大译书发行量,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

——万安伦《洋务派翻译出版活动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并概括“出版救国”活动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印度通史》中有关种姓的著述——《梨俱吠陀》第十卷中的四大种姓与《佛国记》《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对比据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

恶人


A.印度种姓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B.种姓划分与社会经济变化紧密相关
C.种姓制形成的最初原因是军事征服D.种姓制是造成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
2023-03-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9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宫、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A.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B.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D.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8 . 《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大秦(罗马)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缗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隔)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今越南中部)徼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由此可知(       
A.罗马与汉朝贸易关系日益密切B.西汉重视发展同欧洲的关系
C.罗马的扩张推动了贸易的发展D.两汉时期朝贡贸易比较兴盛
9 . 如图是《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对该图内容解读最合理的是(     
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有木构建筑
约公元前5000年墨西哥地区,开始种植玉米,人类定居生活
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
公元前2000年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
A.中国最早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B.历史地理条件造就不同文明成果
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D.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2023-01-07更新 | 3511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