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曾是柏柏尔人的居住地,即使强大的迦太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腓尼基人国家)也不能使他们完全屈服,他们甚至还一度入侵埃及。直到公元670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把这里的文明全部同化为伊斯兰文明。这反映了古代西北非洲(     
A.文明的本土性渊源B.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C.文明的开放性特点D.文明的统一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罗马人将西西里岛当作一个窗口,更加直接而全面地领略希腊文化的风采,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马其顿战争结束后,有大批希腊人以奴隶身份进入罗马人的家庭担任教师,从事文化研究和传播活动。材料表明
A.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扩展B.战争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交流
C.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文明间的交往呈现增多的趋势
4 . 文化在碰撞中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对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来说,地中海东都是一个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

材料二   如表所示为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情况。

15003185018503194519453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50年,贩卖黑奴约为1500万人,为白人移民的4~5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人,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人1960年迁移人口325万人,1974年为947.5万人,198531990年迁移人口年增长率为2.59%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2022-04-10更新 | 46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石狮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正象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这主要反映了
A.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性B.宗教观念对文明的影响
C.大河流域文明的封闭性D.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古希腊的戏剧家素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剧中常常提到诸神,可是他主要关心的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式各样的人ー一高尚而可钦佩的人、作恶多端的人等。这反映出当时
A.艺术创造体现出功利化的趋势B.艺术创造关注人本身与人的价值
C.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日益淡薄D.神与人地位平等的理念得以弘扬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战国和古希腊面临相似的历史境地,它们都陷入了内部极度战乱:战乱中都出现了统一运动……大批知识分子为统一运动上下奔走,提出了大量哲学、政治、道德命题。而统一运动的结果不同。希腊形成了亚历山大帝国,仅七年即分裂,其后三大继承者王国内斗100年,被罗马逐一兼并。战国形成了大一统秦王朝,虽14年后崩溃,但很快就再次兴起了大一统汉王朝。秦汉制度被历代王朝所继承,整整组给200余年,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文明根性,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是——秩序优先,希腊文明的核心要义则是自由优先",两种文明根性塑造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西方不断走向分。从地域上分,从民族上分,从语言上分,其间也有统一的努力,如罗马的努力,基督教的努力。但分的趋势占据主流,最终归结到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则不断走向合。从地域上合,从民族上合,从语言上合。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虽然哲学体系差异极大,但有一条共同的底线,即建立统一秩序”。其间也有分离的时期,但合的趋势占主流,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集体主义根性。

材料二先秦时期,华夏人和异族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它以是否尊重和认同中国的仁义道德与中国文化来作为华夷之辩的标准,不以种族、民族为基础,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为后世多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城邦始终存在希腊人和蛮族的界限。希腊城邦有投票权的公民必须是世代诞生于本地的同族。外邦人无法获得政治权力,更别说成为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文明根性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秩序优先”和希腊文明"自由优先"这两种不同核心要义各自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华夷之辨”的内涵及特点。并指出古希腊民族国家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8 . 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出卖丈夫而留下妻子和孩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葬他们。这种趋势说明
A.罗马劳动力日益匮乏B.自然法观念影响增强
C.奴隶的政治地位提高D.万民法得以贯彻实施
2020-06-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2020-02-28更新 | 878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克里斯提尼在全国推行区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反映出东西方在政治变革早期的共同趋势是(  )
A.确立民主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
C.打破血缘政治D.实行代议制
2019-01-30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