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伯利克里时代召开公民大会的普尼克斯会场图。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巨大岩石构成的演讲台,岩石两旁各有台阶通往讲台,其位置与高度可以确保每一个参加集会的公民与台上的演讲者相互对视。这说明古希腊民主(  )
A.显示了人人平等原则B.根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C.政治理念的开放性D.促进了民众生活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图中的法老,手上有两根权杖,一根管辖生者,一根管辖死者。据此推测,反映的主要理念是
A.众权于一身B.来世信仰C.死者为尊D.天人感应
3 . 如图为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皇帝去世时的疆域图,下列描述符合该时期的是
A.大斗兽场每个拱门两边都配有希腊式石柱,将建筑力度和外观美感融为一体
B.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广场两侧配有四排粗大的柱廊
C.万神殿由门廊和正殿构成,集希腊柱式和罗马拱门建筑风格于一体
D.图拉真纪功柱的柱体自下而上有一条浮雕带,描绘了图拉真远征场景
4 . 文明的扩张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图4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农耕文明不断扩展的因素。
(2)从材料二的四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主要信息?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看待当今的文明交流?试着谈谈你的看法。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材料四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摘编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雅典人投票放逐”是雅典哪位执政官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权力的监督机制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6 . 观看图一和图二,巴比伦门是古巴比伦的象征之一,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入侵伊拉克时,把古巴比伦门分割打包,运回德国重新组装,这就是德国古巴比伦门,而后伊拉克又在古巴比伦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另一座古巴比伦门,称为伊拉克古巴比伦门。那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基本条件,这两座门中哪座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A.德国巴比伦门B.伊拉克巴比伦门C.都可以D.都不可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第21节写道:“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 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不致因其父名的使用而受窘,而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引文中所称的“他”应是( )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庇西特拉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